-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102回风顺槽作业程
编制依据:
1、七一煤业公司9102回风顺槽设计平、剖、断面图。
2、《矿井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13-90)
3、《煤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工程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以及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七一煤业公司的有关规定。
第一章 工程及地质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巷道名称:9102工作面回风顺槽。
二、巷道用途:主要用于9#煤层9102工作面回采时回风。
三、巷道性质:该巷道为沿顶起底掘进的回采巷道。
四、巷道参数:
表1
巷道名称 设计长度(m) 掘宽(m) 掘高
(m) 毛断面
(㎡) 巷道形状 9102工作面面回风顺槽 1050 4 2.8 11.2 矩形
第二节 地面相对位置、煤层赋存情况、煤尘、
煤层自燃、瓦斯情况
一、地面相对位置
附表:地面相对位置
煤层名称 9#煤 巷道名称 9102工作面回风顺槽 地面相对位置 位于主、副斜井西侧,地面无建筑物,为丘陵地带,沟谷发育 井下相对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开口于9#煤回风巷西帮,向西掘进直至西部边界,北、南为实体煤,临近巷道对本掘进面无影响。 二、煤层赋存特征
1、煤层:9#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K4灰岩之上,上距3#煤层底板约52.83m,下距15号煤层顶板约37.65m。煤层厚度1.10-1.72m,平均厚度1.51m,厚度异采数11.92%,可采系数100%,煤层结构简单,不含灰矸。
2、巷道顶板岩石性质:顶板一般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厚1.22-6.70m;底板为砂质泥岩,厚约0.50-3.18m。
附表:
项目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平均m) 1.51m 煤层倾角(°) 3-5° 煤层硬度F 1—2 绝对瓦斯涌出量 0.44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 - 预测结论 瓦斯矿井
第三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
一、地质类型
井田位于太行山块隆西缘,晋获褶断带以东,晋城煤炭国家规划矿区高平西区。区域地层总体走向近NE,倾向北西。为黄土丘陵区。井田内基岩大面积为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除中部零星有出露外,基本呈隐伏状。根据生产矿井调查资料,钻孔揭露地层及煤层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基本确定井田构造总体为一宽缓的向斜,地层走向为北部及中东部大体呈南北走向,倾向向西,南部地层走向大体呈南东向,倾向南西。井田南部有一条正断层,原生产系统风井处附近发育一陷落柱。总体看,本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
二、水文地质
井田位于沁水盆地中段东部,属高平—晋城盆地三姑泉域水文地质单元,沁水煤田东南部,太行山块隆西缘,晋获褶断带以东。井田内地形东高西低,近东西向黄土冲沟发育,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山丘陵区。井田水系均为季节性洪水沟谷,无河流。我矿现开采9#煤,9#煤层顶板多以泥岩为主,局部为灰岩,3#煤层与9#煤层的间距为53.8m,石炭系上部含水层与井田含煤地层有侧向水力联系,可能引起矿井充水。
井田内太原组地层埋藏较浅,一般小于150m。上部基岩风化裂隙较发育,含水层地下水与其上山西组碎屑岩裂隙水之间水力联系较密切。下部岩石裂隙发育程度降低,层间泥岩构成相对隔水层。据钻孔岩心观察及水文观测资料,石灰岩中局部见有小溶孔及溶蚀裂隙,部分地段含水层地下水存在往井田内断层破碎带排泄的现象。由此分析,井田内裂隙构造附近太原组含水层不饱水,局部也不具承压性。该含水层的富水性与上部山西组含水层相似,东部较弱,西部较强。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一般含水层岩溶及裂隙不够发育,富水性弱。钻孔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05-0.42 L/ s·m,水质类型以HCO3—Na?Ca型为主。该含水层为弱-中等富水性含水层。
根据资料分析,南部原七一煤矿采空区积水对本掘进工作面无水害影响。
第二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本掘进巷道位于9#回风大巷西侧,为9102工作面回风顺槽,设计长度1050米,巷道断面为矩形,宽4米,高2.8米;方位角270度,开口位于9#回风大巷西帮,向西掘进。
第二节 支护设计
一、巷道支护形式
根据钻孔资料及巷道揭露岩层可知,9#煤层顶板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厚度1.22-6.70m,属稳定岩层,适合锚网支护。为将锚杆加固的“组合梁”悬吊于老顶坚硬岩层中,需用高强度低松弛锚索做加强支护,巷道断面形状为矩形,采用锚杆+网+锚索联合支护。
二、支护参数设计
根据该煤层顶板的岩层结构及9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支护经验通过类比,适合锚网(索)支护,巷道顶锚杆每排布置五根,选用Φ20mm ×2000mm左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9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6层剪力墙住宅施工组织设计.doc
- 27层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 28#、29#仓库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 28万吨电解铝及2×300MW机组发电工程初步设计电解工艺篇.doc
- 29#楼地下车库梁模板方案.doc
- 27#楼施工组织设计.doc
- 26号楼A栋转换层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 2904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doc
- 29203掘三供电设计合并说明书.doc
- 29、30#楼及6号地下车库砖胎模施工方案.doc
- 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研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房产交易管理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0-2025年中国北京文化创意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中国水利信息化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b卷】.docx
- 成都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试卷(考试直接用).docx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名师推荐】.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