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码译算法与交织器的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urbo码译算法与交织器的研究.pdf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李本喜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没有李本喜的指导、鼓励及资金 上的大力支持,论文是不可能得以顺利完成的。师从三载,收获颇丰,感触亦深。 李本喜老师优秀的做人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高屋建瓴把握全 局的能力,忘我的工作精神给学生树立起潜移默化的典范作用,这也是导师传授给 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此,谨 向我的导师致以深深的敬意。 首先感谢我的班主任徐光宪老师在生活上也给予我极大的关怀,祝徐老师今后 的生活和工作顺利。两年多来刘麟童同学、万政伟同学、吴方成同学、顾青山同学 等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 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在读研期间给予我帮助与鼓励,甚至是批评的其他老师和 同学们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特别感谢二十多年来养育和照顾我的父亲母亲,感谢他们在我成长和求学之路 上给了我深深的爱和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最后,感谢这么多年来,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愿你们事事遂顺、吉祥安 康! 摘 要 Shannon 极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在 1993 年由 C.Berrou 等人提出 的 Turbo 码,全称为并行级联卷积码,便能够获得接近于 Shannon 极限的性能,因 而也成为了近些年的研究重点。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一是 Turbo 的译码算法,二是交织器的设计。首先 介绍了 Turbo 码的历史,并就现阶段对于 Turbo 码的研究工作做了总结,指出不足 之处;其次介绍了一些 Turbo 码有关的理论基础,如卷积码的编码理论,在此基础 上,对于 Turbo 码的编译码器的结构及组成部件的原理和作用进行了介绍;接下来 的部分重点介绍了 Turbo 码的相关译码算法,主要是 MAP 和 SOVA 算法,在该部 分中,还对译码算法的改进做了些探索工作,如在 MAP 算法中采用分段函数去逼 近校正函数的方法改进算法性能,利用分块技术减小译码延时。此外,还对 Turbo 码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参数设置下的 Turbo 码性能做了仿真研究; 最后着重介绍了交织器的理论,并研究了两种交织器的设计方法,一是最佳周期交 织器,二是通过在 S 随机交织器中加入其它约束条件以提升原交织器的性能,并利 用仿真验证了二者的性能。 关键词:信道编码;并行级联卷积码;交织器;交织器的设计 - I - Abstract Shannon capacity limit has been a goal that people always seek, Turbo codes introduced by C. Berrou etal in 1993, the full name is parallel concatenation of 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 codes, can be able to get close to the performance of Shannon capacity limit, and thus the research about Turbo code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in the recent year. In this paper two problems mainly are studies, one is the decoding algorithm of Turbo codes, the other is the design of the interleaver which is 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Turbo decoder and encoder. In the first place, the history of the Turbo code is introduced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