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武广客运专线要求全线铺设无碴轨道,与普通线路的有碴轨道相
比,对路基的变形要求更严、更高,工后沉降不能超过30mm,甚至
要求地基为“零沉降”,任意路基地段20m长度范围的不均匀沉降不
得大于20mm/20m,路桥(涵、隧)过渡段或任意两段路基沉降造成
的折角不得大于1/1000,沉降差异造成的错台不大于5mm。因此,
无碴轨道过渡段的刚度值平稳变化以及减少差异沉降和控制轨面弯
折变形等措施,是保证线路平顺性的关键。由于线路过渡段刚度值不
连续、差异沉降、轨面弯折的存在,将使路面在台背回填土处发生沉
陷或开裂,从而会破坏线路的平顺、危害行车安全,并影响到旅客乘
车的舒适度。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的建设,对过渡段问题的重
视就显得比以前更为重要。本文基于国内外过渡段的研究现状,结合
博士点基金项目和铁道部科技攻关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
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无碴轨道路.桥.隧过渡段结构系统的
动力计算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和结论:
了无碴轨道路一桥一隧过渡段半无限三维空间动力有限元计算模型。该
模型视路一桥一隧过渡段结构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不同的结构采用
不同的单元离散,其中,地基层采用无限元,以消除边界效应的影响。
不同材料接触面之间相互耦合,无相对位移。该模型充分地考虑了系
统的空间、时变、耦合特性及路一桥一隧过渡段的设计断面和设计参数,
可提供无碴轨道路一桥一隧过渡段系统的动态响应时程及动态响应场
分布等,具有合理选择无碴轨道过渡段设计参数、优化设计及预测动
力性能等功能,从而为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过渡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
论分析依据。
(21基于Timoshenko梁假设和刚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各种不同
性质的单元耦合约束方程,并使用Lagrange增广法,对其进行了有
效的处理,很好地解决了无碴轨道路一桥一隧过渡段结构系统因相互衔
接而引起的建模问题。
(31材料变形特性的计算模型采用了线性、非线性弹性、
一桥一隧过渡段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是通过垂向平面内对外力输入来
进行的。整体刚度矩阵方程的求解采用Newmark隐式积分法进行,因
计算模型中包含有大量的耦合约束方程,采用了波前求解器和缩减法
求解器。
(4)利用道床荷载“锥体分布”和“质量一弹簧一阻尼”理论,获
得了过渡段结构等效刚度及刚度变异阈值的一般列武,并对过渡段两
侧等效刚度进行了仔细讨论,进而指出过渡段刚度小的一侧刚度取值
不仅与过渡段刚性大一侧的材料属性有关,而且还与其自身的材料属
性有关,除此之外,还与其两侧不平顺波的振幅、波长和车速有关。
(5)引入小波分析和现场大量实测数据的时频分析,获取了路基
面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动应力速度动力系数变化特征,进而提出了
各类过渡段都存在相应“临界速度一,并指出过渡段路基合适的“超
高”填筑可以减小过渡段的动态响应。
(6)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层各种性能的试验分析,得出级配碎石
掺入5%~5.5%水泥剂量是合适的,能满足过渡段各类功能的要求。
试验还发现不同级配碎石都存在一个动应力的临界值,此时动弹模量
最大。
(7)运用无碴轨道路一桥一隧过渡段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
铁路路一桥一隧过渡段与无碴轨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轮
重、车速、不平顺和材料特性与无碴轨道过渡段结构系统相互作用的
动态响应特征,并指明了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确定过渡段轨下结
构型式、不平顺、材料特性、基床表层厚度和动态响应分布、传递特
征、路堤本体工后沉降以及刚度值差异、轨面弯折的控制参数等,是
高速铁路过渡段路基结构设计的必然要求和技术保证。
关键词无碴轨道,过渡段,有限元分析,耦合约束,动力特性
Ⅱ
ABSTRACT
ItiS to ballastlesstracksonthewholelineof
requestedpavedby
common
with
Wu-Gnangexpressrailwayengineering,comparedrailway
ofha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