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超空泡流动和航行体流体动力数值模拟研究.pdf

通气超空泡流动和航行体流体动力数值模拟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lassified Index: TJ630.1 U.D.C: 623.946 Dissertation for the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VENTILATED SUPERCAVITATING FLOW AND HYDRODYNAMICS OF VEHICLE Candidate : Zhou Jingjun Supervisor: Prof. Yu Kaip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Genera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of Mechanics Affiliation : Department of 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School of Aeronautics Date of Defence : June, 2011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摘 要 通气超空泡减阻技术可以使水下航行体突破传统水下速度瓶颈,实现水下 超高速运行,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通气超空泡流动非常复杂,涉及到多 相流、湍流、相变以及可压缩流动等诸多流体力学难点问题。快速生成最佳尺 度的稳定通气超空泡,深入了解超空泡尾部泄气方式以及超空泡航行体独特的 流体动力学特性对于实现航行体稳定的水下弹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上述 问题,从通气超空泡基本模拟方法到相关具体工程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 容如下: 从多相流模型角度入手,采用均质平衡流模型和分相流模型分别计算了自 然空化和通气空化,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对比和内部流场分析,综合评价了两 种多相流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分相流模型不论在预测自然空化还是通 气空化方面相与均质平衡流模型相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给出更加合理的 空泡流场结构分布,但计算量相对较大,均质平衡流模型在预测自然空化方面 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在均质平衡流动框架内,通过二次开发语言CEL嵌入了四种经典的空化模 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空化模型进行了选择,将不可凝结气体项引入空化模型, 在模拟水-气-汽三相流动时,可以充分考虑通入的不可凝结气体对自然空化的 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计算三相流动时,通入的不可凝结气体对自然空化具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引入了水的可压缩性Tait状态方程,实现了对超高 速及超音速自然超空泡流动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超音速流动条件下,超空 泡显现出了明显的左右非对称性。 对通气超空泡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水洞直径尺度效应和壁 面粘性效应对通气超空泡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洞阻塞效应会导致通气超空泡发 生明显变形。另外,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模拟方式讨论了通气超空泡的发展过程、 尾部泄气方式以及超空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气超空泡在不同阶段主要以 回注射流和双涡管方式泄气。低速条件下,空泡自身存在自激震荡现象,且航 行体后体在空泡发展过程会导致空泡大片脱落,对空泡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详细讨论了空化器的定常、非定常流体动力以及水洞实验模型的尾部滑行 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圆锥形空化器锥角对空泡形态以及空化器流体动力会 产生重要影响,空化器偏转过程,角速度大小基本上不影响空化器流体动力。 基于相对运动的思想,通过在水的动量方程中添加源项,将航行体运动方

文档评论(0)

zz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