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承仕和他的“谢本师”.doc
吴承仕和他的“谢本师”
李 征 宙
(浙江松阳 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 323400)
“谢本师”的始作俑者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期间,一度决定绝食,并留下遗言:我死之后,华夏文化亡矣!他的弟子吴承仕、钱玄同等忙来探望,屡屡劝他进食,都不为所动。最后,吴承仕问他:先生,您比弥衡如何?章答:弥衡岂能比我?吴接着说:刘表要杀弥衡,自己不愿戴杀士之名,故假黄祖之手。如今袁世凯比刘表高明,他不必劳驾什么黄祖,而让先生自己杀自己!太炎一听,大吃一惊,马上停止绝食。《菿汉微言》1926年,吴承仕先生父亲生日,太炎先生特赠寿联示贺,联为“定性岂曾参白足,驻年原不借黄精”,写得极为亲切。
1927年至1930年,太炎先生因发表不满蒋介石言论,遭国民党当局二次通缉,被迫隐居三年,与世相絶,这是他继清政府、袁世凯后的第三次通缉,但检斋先生并没有因为老师落难而远离他,相反,他一如既往不断写信慰借老师,并特意撰写了《特别再提出章太炎的救路线》在自己创办的赤色刊物《盍旦》上发表,旨在消除人们对章太炎先生冠以“复古”的偏见,文章强调:“我们应该知道,他的民族意识,是最敏感最坚固最彻底的,同时他那不屈不挠的节操,经过坐牢三年软禁一年絶食七日种种艰苦,到现在仍旧保持不变。由于前者,他认识抗战是民族解放的出路;由于后者,他认识当局某种借口是摧残救国运动的工具而敢于揭破它。他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电称:‘学生请愿,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产党者,但问今之主张如何,何论其平素?对此务宜坦怀……’又二十六日发表谈话:‘学生爱国运动,政府当局,应善为处理,不应贸然加以共产头衔,武力制止。’我们感受着预告暴风雨到来的低气压,觉得章太炎先生的意见,当‘救国’祸国’两词可以随人幡弄的现阶段,尤有重大的意义”,“这证明他老先生的救亡主张和对于当局的态度,是一贯的而非支节的,是必至的而非偶发的”。在这篇文章中,吴承仕先生也没有隐讳先生的缺点,说“他对于丧权失地的愤慨是大众的,而表达愤慨的文字,却是贵族的,这不能不说是他一个无法避免的矛盾”。
从1924年开始,吴承仕先后执掌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此时的吴承仕已经是国内学术界名重一时的大学者了,但他依旧执师礼甚恭。曾几何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由在北平的旧日学生出资,交吴检斋总其成”。这部书耗吴承仕二年之力,太炎先生为之动情地说:“此书经营二岁有余,方成剖剧,足下(即吴承仕)与玄同力亦疲惫矣”,由此可以看出章太炎先生对吴承仕是何等的信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吴承仕先生已经杀出旧的营垒,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观点重新研究经学和中国古代历史,成为我国第一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从事经学研究的学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师生间的情谊,他们的心仍旧是相通的。“九一八事变”后,吴承仕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联席会议主席,积极领导北师大文史两系的教授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口诛笔伐“一二·九”的当天,吴承仕站在中国大学学生们的行列里,去新华门前集会,又和青年们并肩前进,冒着军警们大刀、水龙的威胁,参加游行示威,反动当局逮捕了学生,他不顾安危,千方百计地奔走营救他写文章,作演说,为“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奔走呼号。1936年春,太炎先生从他的弟子时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汪旭初处悉,“言足下已允就中央大学之聘,甚喜”,便急急致信检斋先生催其早日南下,并希望他“每月来此(苏州)两次”讲学,殷切之情洋溢满纸。但此时已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吴承仕已经以抗敌济民为己任,再也无心南下苟且偷安。1936年3月他给太炎先生回复了这样一封信:“先生慈鉴,手谕敬悉,旭初瞩望之殷,劝勉之切,唯有感激,暑假以后,自当南下。私冀时奉明,俾免陨越。如或国难日深,中枢颠陨,托命何所,当不可知,则区区约言,又不足道矣。敬复,即候春安。弟子承仕谨书。二月廿日东北大学休息室中。”太炎先生最终没有盼到吴承仕先生的到来便于1936年6月匆匆溘然离世了。检斋先生闻太炎先生噩耗,万分悲恸,因战火密布,无法南下奔丧,便在北京主持了追悼会,并办了太炎先生遗墨展览会,表达了深深哀思。他除了与北京其它章门弟子共致了一幅挽联:“素王之功不在禹下,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又单独作了一幅长挽:“隐括刘贾许颖,以阐扬十二经,玄素遗文,始议胡董,终驳皮康,自排满反日以还,式昭攘夷大义。继述王李顾黄,卒光复五千载,羲农旧物,系狱三年,去食七日,后渔父中山而逝,允推开国元勋”给了老师极公正全面的评价。如果有人说吴承仕写过“谢本师”的话,那么这可能就是他写给太炎先生的“谢本师”,一篇让人读了不禁潸然泪下的、独一无二的“谢本师”。
一、作者详细通讯地址:浙江松阳县西屏镇环城西路152号 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筹)、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