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ppt
* *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课标解读 1)文艺复兴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及实质 2)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3)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莎士比亚的文艺 成就、特点和历史地位; 4)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的来由和实质: 内容: 2、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 实质: ● 来由:Renaissance原意“再生、复活”。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 反教会,反神学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有何异同? 同: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异: 追求享受、发展个性 新兴 阶级反封建的 运动。 资产 思想解放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追求财富和现世人生幸福。 当时资产阶级没有成熟思想体系,借助意大利保留较多的希腊罗马传统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意大利汇聚众多人才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政治 经济 思想 直接 一、追忆历史,寻找根源-----文艺复兴的背景 文化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 (一)文艺复兴“前三杰”? ★薄伽丘 ★ 彼得拉克 《十日谈》 “人文主义之父” 《神曲》 ★但 丁 领域? 文学 (二)文艺复兴后三杰?代表作?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摩西(雕像) 大卫(雕像) 《西斯廷圣母》 ■ “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1313—1375) 代表作:《十日谈》--“人曲” 地位:欧洲短篇小说之父。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 ) 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正如《神曲》为意大利诗歌奠定了基础一样,《十日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 薄伽丘 《十日谈》之插图和绮思梦达的故事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探究一:该故事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十日谈》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薄伽丘 文艺复兴巨匠的文人风采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二、文艺复兴的成就 1、文艺复兴前三杰: 2、文艺复兴后三杰: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达·芬奇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达·芬奇(自画像) Da Vinci,Leonardo ■ “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1452—1519) 口号:“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绘画代表作: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艺术特点: ①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思想感情; ②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③突破传统“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分析达·芬奇的艺术特色: 焦点透视 明暗转移 《最后的晚餐》反映了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之一。整个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达·芬奇艺术的代表。 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 在他的神笔下,基督的正大光明,门徒的忠诚与叛徒的阴险形成了鲜明对照,展示了艺术家对正义力量的颂扬和对叛徒的谴责。 达·芬奇《贝努亚的圣母》母子嬉戏,神态自若。 突破“圣像图”的画法 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 “文艺复兴”后三杰:米开朗琪罗(1475—1564) 雕刻代表作: 《大卫》、《摩西》等。 艺术特点: 创造专注人体;作品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具有英雄主义气概。 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