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第三节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同火灾作斗争最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就是采取措施消除火灾隐患,预防体系着火。 第三节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一、利用着火临界参数预防着火和控制火灾的方法 如前所述,不论是自燃还是外界火源作用下的强迫着火都有临界着火条件,因此利用着火的临界参数破坏着火条件是预防着火和控制火灾的最有效手段。 (一) 控制可燃物和氧化剂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混合物 对于可燃气体、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生产、储运等场所而言,控制可燃物浓度就是要保证混合物中气体或蒸气的浓度要低于着火浓度下限。对于密闭系统、反应设备、管道和贮罐而言,由于可燃物浓度高于着火浓度上限,所以要严格控制氧气浓度低于维持燃烧所需浓度的下限)。如果某些反应的最佳条件刚好处于着火浓度极限范围之内时,一般采用向体系添加惰性气体或化学活性抑制剂的方法来保证安全。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这一方法时,必须保障添加惰性气体或化学活性抑制剂后可燃气的浓度低于着火临界值才能防止燃烧发生。 第三节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二) 控制点火源能量 最小点火能量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混合物的组成、浓度、压力、温度等条件有关。随着条件改变,最小点火能量相差5~10倍之多。因此,在为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选择安全防爆设备(如风扇、电动机、导线、 照明和加热等装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具体条件下最小点火能的变化。 一般来说,混气压力越大,混气越容易被点燃,最小点火能量越小;混气初温越高,混气越容易被点燃,最小点火能量越小;混气热容越大,混气升温时吸收的热量越多,越不容易引燃,最小点火能量越大;混气的导热系数越大时,热量越容易被传递走,升温越困难,越不容易引燃,最小点火能量越大。 第三节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三) 设置限制火焰蔓延或阻火装置 为抑制火灾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和储运场所的蔓延,通常采用安装阻火器、泄压阀、爆破膜、放空管、泄压结构以及其他限制火焰蔓延或阻火装置。在设计这些安全系统过程中都要涉及到着火极限参数的计算。比如设计阻火器时要利用临界熄火直径,设计断火器要利用火焰传播的速度极限,设计爆炸泄压装置要利用爆炸升压速度和爆炸压力极限等等。 以阻火器为例,火焰在管道中能否稳定传播取决于实际火焰传播过程中热损失速率和维持稳定传播热损失速率的相对大小。如果实际火焰传播过程中的热损失速率大于维持稳定传播的热损失速率,那么火焰就可能稳熄灭。阻火器能够熄灭火焰的理论根据就是增大自燃烧区向外散热速率以熄灭火焰,当火焰通过狭窄的缝隙时,火焰被分割成许多小火苗,热量通过器壁得以迅速散失。 第三节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在管道中设置的阻火器能否有效地阻止火焰传播关键就取决于阻火器中火焰通道的直径,如果火焰通道的直径小于临界熄火直径,火焰就会熄灭,燃烧就会被终止,因此阻火器临界熄火直径的计算问题在本质上也就是求解火焰传播的临界条件问题。 对于火焰在阻火器中的流动传热问题可用牛顿冷却定律来表达。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与气体和器壁的温度差成正比: (5-15) 式中,α为对流换热系数。 由于阻火器的气体通道很狭小,气体在其中的流动可视为层流,因此热流向器壁的传播为导热传热过程,对流换热系数可近似取下值: (5-16) 式中,λ气体的导热系数;d为孔隙直径。 第三节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单位体积火焰锋面的热损失速率可表示为: (5-17) 假设火焰锋的厚度为δ,则火焰锋面流经通道的横截面积为fi=πd2/4,火焰锋的体积为Vo=πd2δ/4,火焰与细管壁接触的面积为Fi=πdδ,上式可变形为: (5-18) 因为T焰远大于T壁,所以 (5-19) 因此,如果知道临界散热量?q、火焰温度T焰和火焰温度条件下的可燃混合物的混合导热系数,阻火器的临界熄火直径就可用下式求得。 (5-20) 第三节 预防着火和中止燃烧的方法 如果热交换过程用贝克列准数表示: (5-21) 式中,v为速度特性参数;ρ为密度;为热容;λ为导热系数;d为直径。 对火焰传播过程来说,临界直径为: (5-22) 分析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大多数烃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