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语篡改几时休-偷梁换柱背后的思索科研立项报告书
一、引言
(一)调查背景
据《工人日报》报道,《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经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办法规定,广告用字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不得用谐音篡改成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仓颉造字,字字有其意,词词有其义,因此规范汉字使用的意义非比寻常。因此,海南颁布的禁令,无疑是给那些乱用谐音的异类广告下了“封杀令”。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汉字的使用,可以说是维护本土文化不失真的积极举措。 近年来,国内一些商家为追求广告效应,吸引“眼球”,玩起了文字游戏,给一些成语改头换面,如某服饰的广告语“衣衣布舍”某美容丰乳产品的广告语“挺挺玉立”以及其他一些商家发布的“一戴添娇”、“大智若娱”、“默默无蚊”、“首屈一纸”、“酒负胜名”、“有痔无恐”、“咳不容缓”等。这些所谓的广告创意,表面上看仅仅是改变了成语的本意,实质上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进一步看,滥用汉字的情况,已在相当程度上产生了社会危害,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混淆视听,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
引发这种“母语紊乱”的除了不规范的广告用语外,还有越来越新潮、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网络语言。久居鲍鱼之肆而不觉其臭。语言环境的混乱,会使人对自己的母语越来越没有把握。所以,每个中国人,都应认识到汉字的使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规范使用汉字就是尊重国家的民族文化。类似于谐音广告亵渎民族文化的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海南对不规范使用文字行为下了“封杀令”,就是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而作出的有力回应。
规范使用文字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同时,应当认识到文字规范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一些广告用词、用语混乱的问题,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注定了它极其丰富的内涵,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而不应以谬误人。
(二)、调查方法和时间
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采用查阅文献及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我们调查小组走访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峰峰矿区、邯郸县、临漳县、大名县、涉县、永年县、馆陶县等六县三区并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合理的问卷,随机分发调查问卷了解传统文化现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地位,在充分了解当地成语发展的情况下,回收的数据并作出精确分析,经过合理缜密的推论,将研究范围推广到全国,做出更加具有普遍性的结论。经过对大量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调查我们做出此报告。此次调查从2010年12月10日起,到2011年3月20结束,共计78天。
二、正文
(一)我国成语篡改情况及使用现状 在海口市长堤路上,有一块喷有“寸涂是金”字样的广告牌。这是某品牌的油漆广告。 “它是借用了寸土寸金的成语
吧”市民王先生说,“这种改法对小学生很可能会造成误导。”
我们在走访中还发现某些办事处、酒楼频频使用繁体字。
我们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许多人表示看不懂。尤其是年轻人只对极个别的繁体字感到熟悉,其余的全靠蒙和猜。 我们随后在百度查了一下,其实不光是海南,篡改成语广告词到处可见:如某种涂料的广告语为“好色之涂”;某品牌的痔疮药广告语为“有痔无恐”;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某洗衣粉广告:衣衣不舍;某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某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某?烧?鸡广?告:鸡不可失;某保温杯广告:有口皆杯;某?饮?料广?告:饮人入胜;某加湿器广告:湿出有名;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等等。
这些篡改的成语或词语已经对广大群众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热心群众向我们反映,呼和浩特市民李先生路过呼和浩特市某福瑞大药房时,收到了几张印着药品广告的宣传单。“我一看,什么?‘快治(脍炙)人口’的消炎药、止咳药‘咳(刻)不容缓’,还有‘一步到胃(位)’的胃药。要是让孩子看到,那不连成语都得写错了?”
市区张先生来电:市区路上有一家饭庄的店名是“食事求是”,有一次,我那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看到后十分疑惑,回学校问老师课本上教得怎么不是这样,哪个才是正确的?我觉得店家这种为吸引眼球乱改成语的做法是不对的,容易误导孩子。
我们所列的只是冰山一角,篡改成语的例子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这些词语大都被一些商家用作招揽顾客的手段。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商家将心思花在广告的标新立异上,用独出心裁的广告吸引顾客的眼球。这些怪异甚至荒诞的改动可能让顾客一次就记住,或者在顾客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广告心理学加大商品的销售量,从而最大化的放大商家的利益。在追求创新的今天,也许有些人认为这些小小的改动无可厚非,这也是正常宣传需要,上述王先生和李先生的担心纯粹是杞人忧天。
很多人认为谐音广告可增加幽默感,趣味性,使广告具有诱惑力。如果禁止使用谐音广告,将扼杀广告的创意性,严重影响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型企业蔬菜制品(酱腌菜)生产创业投资计划书_修改.doc
- 微型企业蜂产品创业投资计划书.doc
- 微型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设计开题报告.doc
- 微型投影仪营销调研计划书.doc
- 微型折叠电动车商业计划书.doc
- 微型盆景.ppt
- 微动系统的图像处理及控制设计.doc
- 微型环状共振器的设计.doc
- 微型计算机论文-基于Protues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doc
- 微山县众和医药连锁药店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书.doc
- 医疗废物处置的法律规定(3篇).docx
- 《小二黑结婚》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英语国际音标-单元音.ppt
- 仪表安全指示灯.pptx
- 山东西王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答案1套.docx
-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
- 山东黄金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整版.docx
- 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答案1套.docx
- 二零二五竞业限制保密协议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