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路径视野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反思与重构
新路径视野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反思与重构
?【内容摘要】:《物权法》第五章采用了“三分法”,仍保留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致命缺陷在于产权主体不清。我国必须突破传统公有制的旧意识形态,正确对待国情。从长远来看,对于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产权多元化及其农地市场化,将土地所有权“回归”农民;对于非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国家所有,取消集体所有权制度。我国农村土地当前实行全面产权多元化的条件还不成熟。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等,把农民真正从土地生存保障功能中解放出来,使农民真正享受同等“国民待遇”。
?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公有制;产权多元化?
? ?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是个比较老的话题,但时至今日未能有效解决。我国《物权法》第五章采用了“三分法”,即将所有权分为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这一立法模式吻合了我国现阶段国情,这不仅受到传统公有制或旧有意识形态影响,而且也是学者、立法者等妥协的产物。物权法作为私法主要是规范私人财产权问题,但这并非不要国家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1而是国家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本身渗透了公权力,体现了不同的行为规则和价值目标,理应由相应的行政法或经济法等予以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单行法。其实,就国家所有权性质而论,是否称得上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尚有疑问。?2即使在物权法体系中,国家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也应当以私权力的身份予以出现,体现所有权一体保护和合法财产一体保护原则。那些主张在物权法中采用“三分法”并强调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保护的学者或立法者往往混淆了不同所有权的性质以及物权法和相关部门法学的功能定位和价值目标。在中国现阶段,多数人的职业身份仍是农民,土地是他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如果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那么我国的《物权法》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权法》。因此,就此意义而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是《物权法》的焦点。然而,我国《物权法》并没有回应学术界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仍采取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模糊提法。
? ? ??一、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缺陷
? ? ??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以及《物权法》等均确立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然而,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诸多缺陷。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权观念的机械而教条的运用,它经历了苏联在合作化进程中的血腥和混乱,也经历了我国在快速进入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过程中的幼稚和所付出的代价。?3概括而言,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致命缺陷主要在于如下两点:
? ???1、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产权虚化,这也是最大顽疾,同时也是包括国家所有权在内的公有制的最大顽疾。虽然,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包括乡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但是,由于目前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名存实亡,如果让乡政府行使其主体职能,事实上使集体土地演变为国有土地。这是其一。其二,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能成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其三,由于实行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农村非农产业的转移,村民小组的合并,事实上村民小组作为集体经济组织也已名存实亡。鉴于此,如此立法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使用“集体”概念或许是立法者不得不为之的折衷做法。但“集体”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概念,如同有时出现“全民所有,全民皆无”一样,?4在集体财产中也造成了“人人有份,人人无份”、“谁都应负责,谁不负责”的状况。?5正如有学者指出,“集体所有权”也因缺乏主体而成为空中楼阁,徒有虚名。所有制意义上的“农村集体”永远不能成为物权法的主体。?6
? ???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不全。最初罗马学者将所有权定义为“对物的一般的实际主宰或潜在主宰”。?7后于公元11世纪即将所有权的权能概括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并延续至今。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导致谁也无法说清谁是土地的真正主宰,从而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四项权能落空,给某些政府官员以及乡村干部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侵犯农民生产经营承包权等提供了理由和借口。由于农民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因而农民就缺乏话语权,从而使农民容易成为宰割对象,包括对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等。而对于那些宰割农民土地利益的人而言也并非是真正的土地所有者,仅仅因为凭借了公权力或有其他财产所有权的支撑。而且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的处分权,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出让,只有被征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出让。由于主体缺乏,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补偿与国有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却存在着严重不对等,损害的正是农民利益。
? ??总之,集体土地所有权所积累的集体土地利益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壮大农业产业中坚力量——江西省南昌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调研与思考.doc
- 新型经营体系与中国农业未来.doc
- 新型膜片式离合器结构设计及三维仿真-本科毕业论文.doc
- 新型聚四氟乙烯油封密封件研究与应用-攻关项目申报.doc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目标任务与组织实施.ppt
- 新型钢架大棚建设项目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doc
- 新型肥料生产原理与技术.ppt
- 新型金银花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doc
- 新型高效给料桶技术的研究项目承包书.doc
- 新型鸭瘟的诊断和防治.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