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棉花病害--172656231
苗期病害 ★ 棉花苗期病害一般发生在播种后15~45天。出苗前发病造成烂芽,出苗后发病,表现为根腐、猝倒、茎枯、叶斑等。 立枯病 病菌在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的病斑,逐渐扩大,产生凹陷内缩,凹陷部因失水过多而成缢缩状变细,后变成黑褐色并腐烂。严重时枯死或萎倒,茎的发病部位有时形成瘤状肿起。拨出病株时可看到病部有蛛网状菌丝。(立枯丝核菌) 炭疽病 也称为黑根病,病菌危害幼茎后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后扩大变褐,略凹陷,病斑上有橘红色粘性物(病原物),严重时病部变黑。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因素 ● 气候因素:是影响棉苗病害发生的主导因素。各种病菌发生长繁殖及侵染均需要较高湿度,因此阴雨天气最适棉花苗病发生。棉花是喜温作物,播种后遇到低温多雨会影响棉籽萌发和出苗速度,易遭受病菌侵染而造成烂种、烂芽;出苗后棉花生长发育不良,降低抗病力,发病重。特别是低温伴随有寒流和阴雨,有利于病害大发生,而造成成片死苗。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因素 ● 棉种质量:棉种纯度不高,籽粒不饱满,生活力弱,播种后出苗缓慢,棉苗生长衰弱,易遭受病菌侵染,因而发病重。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因素 ● 耕作栽培因素:连作多年的棉田,土壤中积累大量病菌,年初侵染源多,发病严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棉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中水分过大,通气性差,地温偏低,土质粘重,土壤板结,致使棉苗出土困难,易导致烂种、烂芽,出苗后生长发育不良,而易遭受病原菌侵染,发病较重。播种过早、过深或覆土过厚,棉种萌芽慢,出苗延迟,常造成烂种烂芽。 种衣剂 ※如用种子量0.4%的20%卫褔、种子量0.2%的40%优富一号、种子量0.2%的2.5%适乐时与种子量0.04%的35%金阿普隆混合对棉种进行包衣处理。 拌种剂 ※杀菌剂通常选用40%五氯硝基苯(1%)、50%甲基托布津(0.6%)、50%多菌灵(0.5%)、苗病净(0.5%)、40%五氯硝基苯+50%多菌灵(0.5%)或40%五氯硝基苯+40%福美双(0.5%);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锐胜、。同时在拌种时加入0.1%油菜素内酯0.5ppm可提高棉苗的抗性及防病的效果。 化学防治 ※出苗后,如遇低温或多雨天气,棉苗出现病害时,可采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也可直接灌根防治根茎病害。 使用的化学药剂 ※通常有:5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600倍液,70%百菌清、70%代森锰锌、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600~800倍液,三氯异氰脲酸(太森)1000倍液、72%克露1000倍液、72%普力克(主要用于防治猝倒病、疫病)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等。 成株期病害 ★成株期病害的种类: 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红叶茎枯病 棉花枯萎病 症状:枯萎病在苗期即可发病,棉苗子叶部分或全部叶脉褪绿变黄。真叶期叶片的症状表现有: A)、黄色网纹型:部分或全部的主细脉褪绿变黄,形似网络状,严重时叶片凋萎脱落。 B)、黄化型:常常叶片的一半或整个叶片黄化,最后变黄褐色干枯。 C)、紫红型:早春气温低而不稳时,棉苗子叶或真叶出现紫红斑,致使病叶逐渐枯萎死亡。 D)、皱缩型:5~6片真叶时,有些往往出现皱缩、畸形,叶色深绿,叶片变厚,质脆,有向下反卷曲现象,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变矮。 E)、青枯型:有些棉苗看似发育正常,但阵雨或灌水后首先出现由生长点萎垂,而后出现全株叶片急剧性失水,整株凋萎下垂,青枯干死。上述各症状的病株剖茎观察,维管束均表现呈青褐色至深墨绿色。病株易落叶,严重时叶片脱落成光杆。 棉花黄萎病 ■症状:黄萎病幼苗期发病从叶缘开始,病叶边缘褪绿发软,呈失水状干枯。成株期发病多从下层的叶片开始,有的在棉株的一侧,有的无规律性,但晚期全棉株的叶片均表现症状。发病高峰出现在花铃期。 症 状 A)、黄斑型:叶片出现黄色斑块,严重时呈掌状黄条纹,病叶自叶缘向上翻卷,严重叶片大量脱落,使成光杆,仅残留下活的绿色腋芽和裸露的青铃。 B)、叶枯型:叶片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枯死后脱落,但一般不形成光杆。 C)、落叶型:叶片萎垂,迅速脱落,植株枯死前即成光杆,是致病力最强的一种类型。剖茎观察,病株的维管束变褐色或淡褐色。 棉花枯黄萎病的异同 ★枯萎病、黄萎病都被称为“棉花癌症”,对棉花的高产高效影响很大。 ★两种病害常常混合发生,且症状较相似。 区 别 ★枯萎病在出苗后即可发病,现蕾前后为发病高峰期;黄萎病在棉苗4~ 5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在现蕾前后进入发病适宜阶段,发病高峰在花铃期。 ★两种病害症状区别是:① 枯萎病叶脉变黄,黄萎病叶肉变黄。②枯萎病株型矮缩节问变短,黄萎病矮缩症状不太明显。③ 枯萎病容易落叶使棉株成光秆,黄萎病一般不会形成光秆。④ 剖秆后的维管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