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栾川县东岭植物园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

栾川县东岭植物园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栾川县东岭植物园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栾川县东岭植物园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单位:栾川县市政园林局 法人代表:李光明 3、项目建设单位:洛阳华拓置业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区范围:该工程区域位于栾川县城东新区,北临君山路,南靠南环路,背靠老君山,面向伊河,规划占地面积422.2亩。 6、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北方植物主体园25处 樱花园3.8亩 忍冬圆3.3亩 海棠苑1.3亩 木兰园2.9亩 名贵牡丹园2.3亩 蔷薇园2.5亩 紫薇园5.0亩 锦葵园2.6亩 栎树园2.2亩 菊园4.4亩 果园3.9亩 梅园2.0亩 栾树园1.9亩 榆树园1.8亩 槐树园1.7亩 松杉柏园3.1亩 竹园6.4亩 珍稀植物园3.4亩 盆景园3.9亩 藤本园2.8亩 球根花卉园1.8亩 芳香园3.7亩 名贵盆景长廊4.9亩 丁香连翘园5.2亩 碧桃园0.7亩 银杏园5.0亩 槭树园5.0亩 (2)服务休闲区 游客管理中心服务楼488 ㎡ 停车场1193 ㎡ 休闲广场33927㎡ 水系4578㎡ 运动场地3578㎡ 瀑布1处 康体健身1处 娱乐设施6处 (3)奇石馆科普展览馆1处,288 ㎡ (4)基础设施 园区主环路1837m 观景桥5座 观景亭5座 厕所4座 森宝设施1处 环保设施1处 垃圾箱400个 7、工程建设期限 栾川县东岭植物园工程建设期限为2年。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 8、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10814万元。 资金来源: 全部由洛阳华拓置业有限公司自筹; 二、可行性报告的依据 (1)《栾川县总体规划2004-2020》 (2)《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4)《建设部城市绿化定额标准2000》 (5)河南省林业厅、省技术监督局林业生产技术规程 (6)《河南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 (7)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8)洛阳市“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投资概算经济指标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植物园区 亩 422.2 平均投资 中心服务楼 平方米 488 含装潢办公设施 奇石科普馆 平方米 288 含装演办公设施 雕塑 平方米 1456 瀑布 处 1 厕所 处 4 水系 平方米 4578 钢筋水泥结构 观景亭 座 5 仿古造型 园区主环路 米 1837 观景桥 座 5 供电设施及配套 套 1 地下电缆 深井及配套 套 1 大门 座 2 园外主门 停车场 平方米 11939 草坪 平方米 207636 四、项目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填补栾川县植物园建设的空白,也可以作为以生态、科研、教学、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区。 东岭植物园建成后可有效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排入伊河的泥沙量。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项目所在地简介 栾川位于豫西伏牛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西与卢33°39′~34°11′之间。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总面积2 1 7 7平方公里,东西长7 8.4公里,南北宽5 7.2公里。辖1 4个乡(镇),209个行政村,1963个村民组,4个居委会,23个居民组,8.65万户,3 1.8万人,汉族人口占9 7.6%,满、蒙、回等1 9个民族人口占2.4%。全县山多地少,有名的山头达1.2万多个,人均耕地0.5 9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城面积1 0.2平方公里。 2、区域经济概况 2007年以来,栾川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矿强县、旅游兴县、生态立县”战略,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绩。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68.8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1%,总量连续5年稳居全县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0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2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是2006年的7.2倍,年均增长4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1%;全县存款余额106亿元,比2006年增加52.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62亿元,是2006年的1.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8070元增加到16762元,年均增加15.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725元增加到5738元,年均增长16.1%。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