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公司简介+地址 * 等 * 等 * 等 * * 与其他木霉菌相比:抗菌谱+活性+对环境的耐受性 * * * 安全间隔期与安全系数 安全间隔期(preharvestinterval): A.在作物生长后期最后一次施用农药到农作物可以安全收获之间的相隔日期。 制订农药安全间隔期是确保食用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 B.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一种农药后与施用另外一种与其不相容(易发生药害或其它不良影响)的农药品种之间需间隔的期限。 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多数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生物农药为3-5天,菊酯类农药5-7天,有机磷农药7-14天。 主要品种 常用杀虫、杀螨剂 无机杀虫剂 有机氯、重金属类(砷、汞、氟等)、有机锡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类(仿毒扁豆碱) 拟除虫菊酯类(仿除虫菊素) 沙蚕毒素类 苯甲酰苯脲类和嗪类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类 氯化烟酰类 阿维菌素类 新型杀虫剂,杀虫机理独特 抗性发展慢 抗性发展极快 菊酯类农药使用时注意3点:一是规定使用范围,限定对作物危害严重的害虫才使用菊酯杀虫剂;二是在关键世代用药,对必须用菊酯杀虫剂防治的害虫也只能在害虫发生危害的关键世代使用;三是限制使用次数,一般在一个生长季节仅使用1次,并与其它类型杀虫剂轮用或混用。 科学用药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解决用什么药的问题。用药前应以正确的诊断为择药的基础。 农药的科学使用 (一)合理使用农药 1.施用农药的一般原则 (1)对症用药 (2)适时用药:最薄弱的环节 (3)适量用药:按说明书 (4)适法用药 (5)交替用药 (6)混合用药 (二)病虫的抗药性 2、抗药性的预防和克服 延缓抗药性 的途径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选择不同类型的药剂轮换、交替使用 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两种单剂配制而成的复配剂 加用增效剂 目前我国植保工作的问题 品种单一: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打遍百药”造成农药用量过大、浪费、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 工效低:90%以上是手动背负式;用水量极大 喷洒部件落后 农药与施药机械的研究分离 农药有效利用率低、浪费大、流失严重:不足30%,流失量高达60~70%。农药利用率一直很低,一般利用率为20%—30%,最低不足5%,(欧美国家利用率在65%-75%) 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造成农药有效利用率低、施药效果差、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我国70%左右的植保机械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 跑、冒、滴、漏 施药技术不规范,农民缺乏正确的施药方法指导 SUIT - COVERALLS RESPIRATOR EYE WEAR HEADGEAR Chemical Resistant GLOVES FOOT WEAR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植保机械以中、大型喷雾机为主(自走、牵引和悬挂),并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实现低喷量、精喷洒、少污染、高工效、高防效。手动喷雾器在农业生产中基本没有使用。 美国植保机械的厂家核心产品是喷嘴。农药的利用率达70%以上,甚至可达95%。 植保产品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来讲都至关重要,只有植保产品在关键时刻能拯救和保护作物 在法规方面,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农药与食品安全法案,实施了食品质量保护法案,并配套制定和实施了减少和规避风险计划(RAMP)、作物风险管理计划(CAR),大力推进以生物防治为基础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代替以喷洒农药为主的化学防控。美国农业部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发布并实施了“国家有机食品计划”(NOP),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 防漂移技术 静电喷雾技术 风幕技术 防飘移喷头 雾滴回收技术 精准施药技术 摄像头、图像采集卡、计算机 1、缺乏专业生产企业 我国生产植保机械企业数百家,但专业厂家很少,具备自主开发产品能力的更少,盲目仿造现象十分严重,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大部分都是从生产其他产品转入植保行业的,根本不具备植保机械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主要精力都放在降低成本,恶性竞争方面。 2、植保机械种类单一 植保机械型号品种单一,无法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防治的需要;单一的植保机械品种不能适应病虫适时防治和应急防治。用一种机型防治多种作物的病虫草害,用一种机械“打百药、治百病”是造成农药用量过大和浪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重要原因之一。 3、植保机械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 目前,植保机械近90%是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所承担的防治面积占80%以上,是植保机械的主体,由于产品质量差、工作效率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