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特点与饵料配制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特点与饵料配制技术

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特点与饵料配制技术 主要内容 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特点 水产动物饵料配制关键技术 一、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特点 能量 蛋白质和氨基酸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维生素 1.能 量 1.1 水产动物的能量需要量特点 水产动物是变温动物,故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生活在水中,由于水的浮力,只需很少的能量即可供给肌肉活动和维持在水中的位置;N代谢产物是氨或三甲胺,(猪为尿素、禽为尿酸),其形成分泌只需很少能量(1g饲料蛋白在体内代谢损失的能量鱼仅为2.94-3.36KJ,畜禽为5.25 KJ)。 水产动物与畜禽的维持能量需要见表1。 表1 水产动物与畜禽的维持能量需要 1.2 鱼类用于合成蛋白质的能量较恒温动物低 (见表 2 ) 表2 鱼和恒温动物合成蛋白质所需的能量比较 水产动物饵料中碳水化合物-淀粉用量有限。 对畜禽而言,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而对鱼类,特别是冷水性鱼类,脂肪和蛋白才是主要的能量。 由前所述,水产动物饵料中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差。因此,其在饵料中用量有限。水产动物、猪、禽饲料中碳水化合物适宜含量见表3。 表3 水产动物、猪、禽饲料中碳水化合物适宜含量(%) 从表3可知: A 肉食性鱼类:如甲鱼、鳗鲡等饵料中碳水化合物 超过30%以后,生长严重受阻; B 杂食性鱼类:饵料中碳水化合物超过40%以后,生长严重受阻,饵料系数升高; C 草食性鱼类:饵料中碳水化合物超过50%以后, 生长严重受阻; D 水产动物饵料中碳水化合物比猪、禽低20-50个百分点。 2.蛋白质和氨基酸 2.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第一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需要量高。鱼、猪、禽蛋白质需要量见表4。 表4 鱼、猪、禽蛋白质需要量(%) 从表4可知: 鲤鱼、草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虹鳟、甲鱼饵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相当于猪、禽的2-3倍。其原因如下: A 鱼体组成中蛋白质含量高,这些蛋白质沉积必须由饵料蛋白转化。动物体蛋白质组成含量见表5。 B 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由于鱼类消化道内蛋白酶活力强,而淀粉酶活力低,很难将碳水化合物(淀粉)消化吸收提供能量,而猪、禽对淀粉消化能力很强,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水生动物、猪、禽对蛋白质的消化率见表6。 表5 动物体蛋白质组成 从表5可知: 鲤鱼、甲鱼、虹鳟体蛋白质的平均含量高于猪31.5个百分点、高于母鸡10.67个百分点。 表6 水产动物、猪、禽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 从表6可知: 所有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平均为90.00%,而碳水化合物平均为 47.92%,蛋白质消化率高于碳水混合物消化率42.08个百分点。而猪、鸡蛋白质消化率和碳水混合物消化率差别不大。 据Hayalra (1972)报道,鲤鱼饥饿100天,已动用了脂肪和蛋白质,肝中脂肪全部耗尽,但是,肝糖元的含量和饥饿前一样;而猪、禽在饥饿状态下,则最先动用糖元。把肉仔鸡(0.8kg)和斑点叉尾鮰(0.1kg)的体重折算为1kg,那么肉仔鸡1天消耗的饲料、能量和蛋白分别为斑点叉尾鮰的3倍、3.4倍和1.6倍。见表7。 表7 肉仔鸡(0.8kg)和斑点叉尾鮰(0.1kg)每天每kg体重消耗的饲料、能量和蛋白 2.2 氨基酸 2.2.1 氨基酸需要 鱼虾类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与畜禽相同,均为10种(禽 11种)。在必需氨基酸中,其差异在于精氨酸。哺乳动物的N代谢产物为尿素,在尿素再循环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精氨酸(生长猪60-75%,成年猪能全部满足需要)。鱼虾对精氨酸要求较高。见表8 . 表8 不同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模式(以Lys为100%) 2.2.2 常规鱼类不能利用合成氨基酸 水产动物饵料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对生长效果的影响见表9。 表9 合成氨基酸平衡日粮饲喂鱼的效果 从表9可知: 未经稳定化处理的合成氨基酸对鱼类生长和饵料利用率改变并无效果,而猪、禽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平衡日粮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主要手段。 原因 A 合成氨基酸pH的影响,如鲤鱼是碱性胃,而HCILys呈酸性。因此,影响了消化道内pH,从而影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B 水产动物消化道短,合成氨基酸在消化道内释放很快,而以蛋白结合状态的氨基酸释放慢,从而吸收不同步,使合成氨基酸先被吸收分解,不能用于蛋白沉积。猪、禽、鲤鱼消化道长度和排空时间见表10。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