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5
艾氏源流和现状调研工作小结第五稿—族谱中获取更多的艾姓源流信息和实证材料,我想到了到艾姓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通过实地调研的途径,主要采用查阅族谱的方式,以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艾姓源流信息。江西东乡县艾顺才和修水县艾德彬首先发出了邀请,我便于2008年10月10—16日一赴江西,通过查阅以海清公为始祖的江西修水《艾氏宗谱》和以宰(九)公为始祖的江西东乡段溪《礼洞艾氏宗谱》,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令我大喜过望。
2009年初,又接到了江西吉安市外侨办主任艾新东的邀请,我又于2009年4月15—24日二赴江西,先后到吉安市、吉水县、永丰县、泰和县、东乡县、进贤县和新建县调研,查阅了吉水县县志、福建建宁县《艾氏族谱》、《永丰艾氏十修大成族谱》、泰和县水槎乡艾氏族谱(手写本)、东乡县东村《礼洞艾氏宗谱》(含东乡县东村等4村、贵溪县14村、鹰潭县6村和余江县4村,共4县28村)、进贤县《艾氏宗谱》和新建县松湖艾氏族谱(手抄件),又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受辽宁凤城县艾向群的邀请,我于2009年9月14—16日,赴凤城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到县民委和县志办咨询和访问,对凤城滿洲八旗艾姓、蒙古八旗艾姓和汉军八旗艾姓的起源和现状有了一定了解。
为了解决几个疑难问题和了解更多信息,于2009年10月13日启程赴南京、上海、重庆等地调研,历时42天,途经南京、镇江、常州;上海;河南商城、潢川、光山;湖北红安、浠水、武汉江夏区(原纸坊县);四川达县、泸县;重庆大足;广西桂林;湖南邵阳、零陵、冷水滩,共8个省市、17个市县区,查阅了《镇江志》、《至顺镇江志》、《常州市志》、《金坛县志》4部志书和上海川沙、河南商城、湖北红安、浠水、武汉江夏区山坡乡、四川达县景市镇、泸县立石镇、重庆大足、湖南邵阳县、永州零陵区马回村和冷水滩区竹溪等地共13个宗族的族谱,又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
2010年5月17日至6月2日,偕廷隽兄到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调研,共查阅了山东《莱芜市志》、《泰安市志》、《泰安区志》、《东平县志》、《梁山县志》;江西《临川县志》、《高安县志》、《乐安县志》、《武宁县志》;湖南《临湘县志》、《麻阳县志》、《辰溪县志》;河北《枣强县志》;陕西《安康县志》;福建《长汀县志》;浙江《丽水县志》共16部志书,查阅了山东济阳县、河北广平县、河南伊川县、嵩县、陕西米脂“老艾”和“小艾”共6个艾氏宗族的家谱,还访问了河南封丘县尹岗乡艾坟村、伊川县江左镇、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艾家村、山西省古交市4个艾氏宗族,实地找到了第一支回族艾氏宗族,还到西安碑林拜读了居晦1公书写的唐《开成石经》。这次调研虽未能完全达到预定目标,但得到了预想以外的收获,总的看来,不虚此行。
2010年7月2日陪同廷隽、红军父子赴河北乐亭县寻根问祖,3日赴滦南县调研。基本上弄清了这两县艾姓的现状。后来国印发来了唐山市各区县艾姓人口数。
6次实地调研,共调查研究和获得了43个市县区、4个民族、35个艾氏宗族的源流和现状信息,其中包括5个人口超万的宗族。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寄信、发电子邮件、电话征询和实地调研等途径,已与90多个大大小小的艾氏宗族取得了联系。现已知有221个县(市)有艾姓人口,其中以湖北、江西、湖南和河南4省居前4位,共90个县(市),占总数的近40%。《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九稿)》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些宗族的情况。
综合、整理、撰写和修改《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研究》文稿
在搜集到一定数量的艾姓源流和现状的信息后,于2008年5月初着手撰写《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文稿,草稿约13000字;5月20日形成第一稿,约18000字;6月20日完成第二稿,约20000字;9月1日完成第三稿,约25000字;11月30日完成第四稿,约40000字;2009年4月30日完成第五稿,约74000字;6月15日,决定将文章的题目由《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第五稿)》改为《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五稿)》,到 7月22 日,首次突破10万字;9月9日,近12万字;到2009年12月底,完成了《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第六稿)》,达到146000字;2010年2月13日(除夕),完成第七稿,达到160000字;到5月14日,超过180000字;2010年6月6日,完成第八稿,达到188000字;2010年8月11日,达到近23万字。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地艾氏宗族信息的源源而来,《艾姓源流和现状综述》或《艾姓源流和现状研究》文稿处于不断地修改和补充之中,不仅字数与日俱增,内容越来越充实,而且不断发现问题和修正错误,以致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艾姓源流和现状的表述越来越全面、翔实、准确和符合实际。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文章的变化也不为过。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