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宫廷音乐考述
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8年第2期
MUSICOLOGY IN CHINA
李方元 俞梅
北魏宫廷音乐考述
[内容提要] 本文就北魏音乐作宫廷文化层面的考索,涉及北魏宫廷音乐的沿革与分期,音乐的来源,音乐机构及乐官太乐令的设置,宫廷音乐的类别,及其宫廷音乐观念等问题。意欲从整体的文化角度全面考察北魏宫廷音乐的面貌,揭示传统的宫廷音乐类型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北魏少数民族政权时期衍变的轨迹及其新的文化取向,以疏理宫廷音乐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深化该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北魏宫廷音乐 中原宫廷音乐传统 特征 衍变
一 引言
约公元五世纪中叶,北方五胡十国的混乱局面终结于北魏拓跋焘铁骑之下;至此,中国历史被带回到南北两大区域文化板块的发展轨道上。作为一个可与南朝相抗衡、影响一代历史的北方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这便使北魏一朝多增了一层文化的意义。北魏历史曲折复杂,其多元、多线和多样性的文化特点更成为一代独特的历史景观。在音乐文化方面,上述特点同样鲜明。尤其在这一时期,中国音乐文化的四种基本类型: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已然全备。正鉴于此,更要求我们的学术视野能深进至断代史的、区域史的和文化史的研究,去揭示不同文化层面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细微变化。此前魏晋南北朝音乐史的研究,已获累累硕果。然细察之下,似亦有薄弱不足之处。例如,探幽发微的断代研究,推演缜密的区域研究及穷原竟委的文化研究尚不充分。而就单一时段、单一文化部位的音乐(如北魏、宫廷音乐)史的疏理考索之作更是屈指廖廖。本文的写作,即是聚焦于北魏之宫廷音乐,从文化史角度对其沿革、分期,类别、特点,音乐机构及宫廷音乐观念作全面的深入考究,冀图北魏宫廷音乐之面貌,能够跃然纸上,依稀再现于今日,若果真得之一二,也算是对笔者努力的回报。
二 北魏宫廷音乐的沿革与分期
公元386年,遭武帝拓跋硅复国称魏,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至太武帝拓跋焘扫灭夏、北燕、北凉等政权,公元439年结束了西晋覆灭后北方长达一百三十余年纷乱的民族争战,统一了北方。至此,魏——一个日渐响亮的国号凸现至历史的前台。
北魏政权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集团族属鲜卑拓跋部。该部兴起于大兴安岭北段、嫩江中上游至额尔古纳河流域之间,先秦已见诸中原文献。因其早期活动地域远距中原,阻隔了与中原文明更多的接触。至东汉后期;拓跋鲜卑南下阴山,与中原文明咫尺相近,新的交往才始方渐稠。北魏立国以后,在文化建设上看重宫廷音乐。由于统治者祟尚中原传统,然北魏又实本无汉文化传统意义上的宫廷音乐,于是便采用移花接木之举,移中原汉文化之花接北魏宫廷音乐之木。由此,北魏宫廷音乐之历史发展始终伴随着一个对汉文化的接触、了解至认同,以及对鲜卑音乐与汉及其他民族音乐的取舍至杂糅的渐进过程。考其北魏宫廷音乐之沿革,其发展呈现出三个明显的阶段或时期。
1、接触初识期(公元261—397年)
北魏宫廷音乐的基本模式是中原传统宫廷音乐。公元261年,拓跋鲜卑始祖力微居定襄之盛乐,并遣子至曹魏贡献,由此新开了与汉文化高层交往的先河。《魏书·乐志》载:“自始祖内和魏晋,二代更致音伎”。公元315年,拓跋酋领猗卢被晋朝封为代王,同书又载:“愍帝又进以乐物”;至公元397年太祖道武帝平定中山(今河北省定县)时,拓跋鲜卑又多次接触到汉宫廷音乐文化。如《魏书·乐志》所言,即“金石之器虽有未周,而弦管具矣”由此观之,这一时期接触、了解的主要内容在乐伎和乐器,而对其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仍停留在器物及感性感知上。
2、学习草创期(公元398—476年)
严格说来,北魏宫廷音乐的创建,始于道武帝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时公元,398年。据《魏书·太祖纪》载,是年七月,魏王“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又据《魏书·乐志》载:十一月,道武帝“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所做乐事主要有以下几件:第一,更制宗宙郊祀之乐;第二,备飨宴群臣之乐;第三,定后宫掖庭之乐,第四,增修杂伎百戏之乐。
这一时期对宫廷音乐建设起促进作用的,还有太武帝拓跋焘。其贡献如下,据《魏书·乐志》载,始光四年(公元427年),打败夏主赫连昌,“获古雅乐”,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平定凉州,“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而早在太延元年(公元435年),“通西域,又以悦般国(今巴尔喀什湖以南伊犁河流域)鼓舞设于乐署”。
其后两位皇帝拓跋睿、拓跋弘对宫廷音乐建设非但无所贡献,反而任其萎顿。《魏书·乐志》载,“高宗、显祖无所改作。诸帝意在经营,不以声律为务,古乐音制,罕复传习,旧工更尽,声曲多亡”。
尽管该时期宫廷音乐建设时断时续,成绩远未斐然,但道武帝时所做的四件事,使北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