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1
一、填空题
导论
1、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14——1762)1750年的著作《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诞生了。他在书中明确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其本意是研究人的感性的学科。感性也称感觉,指人的感觉、情感、欲望、想象、幻想和直觉等活动,审美与艺术在那时正被认为同这些感觉活动紧密相连。
2、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美学学科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中介而移植到中国来的。美学进入中国时先后经三条主干渠道:经日本中介,从西方(西欧)直接进口,由苏联主导。
3、日本思想家中江兆民(1847——1901)较早选用汉语词汇“美学”,由于王国维等在20世纪初在汉语学界使用和推广“美学”为标志,美学学科在中国诞生。
感兴
1、“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文心雕龙 物色》)
2、“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触以兴起其意,而后措诸辞、属为句、敷之而成章。当其有所触而兴起也,其意、其辞、其句,劈空而起,皆自无而有,随在取之於心。出而为情、为景、为事,人未甞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言者,诚可悦而永也”(《原诗》)
体验
(《体验与诗》)
创造力与无意识
1、创造过程,在我们所能追踪的范围内,就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它加工造型精心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在集体无意识中,诗人、先知和领袖听凭自己受他们时代未得到表达的欲望的指引,通过言论或行动,给每一个盲目渴求和期待的人,指出一条获得满足的道路,而不管这一满足所带来的究竟是祸还是福,是拯救一个时代还是毁灭一个时代。(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作者及其死亡
1、“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弱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文心雕龙 神思》)
形神练字炼意
1、“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1、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李清照《临江仙》)
2、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3、……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韩愈《华山女》)
4、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李清照词《临江仙》为例,具体分析诗歌的互文性,并探讨诗歌文本中互文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对克里斯特娃的文本间性的定义是)两个或若干个文本之间的互相关系,从本相上最经常的表现为一文本在另一文本中的实际出现。” ——《五种跨文本关系》
诗歌作为一种文本类型存在于巨大的文本世界中,不可避免地彼此指涉、渗透、转化和扩展。很多时候,互文性是解释诗歌文本的必要条件。然而,一方面诗歌这一独特的文本类型高度强调语言的创新性;而另一方面,互文性立足于文本间的相互吸收,否定绝对的创新性。这样看来,诗歌的互文性似乎有违诗歌的创新性。
语言使用者从多个心理空间获取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创造新的心理空间,整合新的特征,形成新的概念。文本激活不同的输入空间,而合成空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动态结果。意义的构建并非孤立存在于诗歌文本自身,而是产生于多个文本所形成的心理空间网络。
诗歌表达言简意骸,寥寥数语传达大量信息,诗歌语言的丰富隽永很大程度得益于人类的概念合成能力。概念整合理论体现语言的经济原理,语言本身只是有限的信息载体,但它能够开启语言意义的动态构建。读者不仅依赖文本自身,还需到文本之外寻找意义。诗歌文本的互文可以在不同语篇之间建立联系,为诗歌文本提供更多语义的通道。从而进一步激发语言的潜能。因此,诗歌的互文常常给人以回味深永的阅读体验。
李清照《临江仙》与多个文本互文,其中最为明显的互文来自欧阳修的词《蝶恋花》。李清照本人曾就该词作过小注: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两首词的互文显而易见。不仅开头两句完全相同,而且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