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学书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美文化学书目

审美文化学课程基本阅读书目 2010-03-25 08:18 ???? 林同华:《审美文化学》,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谢少波等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吴中杰等:《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三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1-7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罗钢等:《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零点调查编著:《中国消费文化调查报告》,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王宁:《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欧阳友权主编:《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孟建:《网络文学论纲》,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郑惠生:《审美时尚与大众审美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潘知常:《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夏之放等:《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徐放鸣:《审美文化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 张晶、范周主编:《当代审美文化新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炎主编:《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热尔曼?巴赞:《艺术史:史前至现代》,刘明毅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徐庆平译,海口出版社2000年版; 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迟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陈麦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赫伯特?里德:《现代艺术哲学》,朱伯雄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马丁?约翰逊:《艺术与科学思维》,傅尚奎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安德列?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彭吉象等译,北京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