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_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

四. 表面质量对零件工作精度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小的表面,摩擦系数小,使动配合表面运动的灵活性提高,工作表面的接触刚度也高,故可提高零件工作精度,减少发热和功率损失。表面层的残余应力,会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继续变形,失去原有的精度,甚至导致表面出现疲劳裂纹。因此,表面层存在过大的残余应力,会使零件的工作精度下降。 五. 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性质的影响 1. 对于间隙配合,工作表面越粗糙,磨损越大,使配合间隙很快增大,从而改变原有的配合性质,降低配合精度。对于液压、气动元件,还会造成泄露量增大; 2 . 对于过盈配合,由于在轴压入孔时,表面粗糙度的部分凸峰被挤平,而使过盈量减小,降低了连接强度,影响配合的可靠性。因此,具有配合精度要求的表面,需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 本章小结 一、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理想零件、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二、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分析 原 理 误 差 工艺系统静误差 工艺系统动误差 原始误差 安装 误 差 机床误 差 夹具误 差 刀具误 差 调整误 差 度量误 差 刀具磨损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工艺系统热变形 工件内应力引起的变形 原始误差是因,加工误差是果 * 三、单因素分析法 1.原理误差 2. 机床误差 导轨误差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导轨扭曲 3. 调整误差 4.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工艺系统的刚度 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切削力作用点位置的 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复映误差 传动力、惯性 力、夹紧力等 * 5.工艺系统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1)热源 (2)机床热变形 (3)工件热变形 6.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四、加工误差综合分析 加工误差 系统性误差 常值系统性误差 变值系统性误差 随机性误差 分布曲线法 点图法 分析方法 * 五、 表面质量的含义 表面质量包含: 1. 表面粗糙度 2. 波度 3. 加工表面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表面层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冷作硬化 (2)金相组织的变化 (3)表面层材料残余应力 六、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表面粗糙度 2.表面层材料的塑性变形 与冷作硬化 3.金相组织的变化 4.表面层材料残余应力 1.耐磨性 2.疲劳强度 3.耐腐蚀性 4.工作精度 5.配合质量 表面质量 使用性能 * 七、表面粗糙度 1. 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 ●几何因素 ●物理因素 2. 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 八、机械加工后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1.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2.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磨削加工——磨削烧伤) 3.残余应力 刀具的几何参 数及运动参数 塑性变形 积屑瘤 鳞刺 工艺系统振动 砂轮粒度 砂轮硬度 砂轮组织 砂轮材料 砂轮修整 * 思考题 一、试分别说明下列加工条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有何不同? (a)刀具连续切削和断续切削 (b)加工时工件均匀受热与不均匀受热 (c)机床热平衡前和热平衡后 问:车削工件外圆后出现如图 (b)、(c)、(d)的形状误差,试分别分析出现图 (b)、(c)、(d)形状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后顶尖 z 工件 前顶尖 (a) x (b) (c) (d) * 二、某一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的装夹如图 (a)所示,图中:前顶尖为固定顶尖,后顶尖为活动顶尖。 不同的磨粒,其锋利程度、硬度不同。砂轮磨粒材料种类很多,可分为三大系,即: ① 氧化物系(刚玉类) ② 碳化物系(碳化硅、碳化硼等) ③ 高硬磨粒系 (4)砂轮的修整 砂轮磨钝后,必须进行仔细地修整,修整质量对磨削表面的粗糙度有很大的影响。用金刚石笔修整砂轮相当于在砂轮工作表面上车出一道螺纹,其导程和切深越小,修整出的砂轮就越光滑,磨削刃的等高性越好,因而磨出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就越小。 (5)磨粒的材料 * 一般磨削钢类件用刚玉类,磨削铸铁、硬质合金用碳化物类磨料,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类的高硬磨粒砂轮,可获粗糙度很低的表面。其中立方氮化硼,虽然其硬度较金刚石低(金刚石硬度为HV10000,立方氮化硼为HV8000~9000),但其耐热性(1400oC)比金刚石(800oC)高,且对铁元素的化学惰性高,磨削钢类件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 * 三、机械加工后工件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1. 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1) 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定义 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层金属受到切削力的作用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晶粒间产生剪切滑移,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碎化,从而使表面层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又称冷作硬化和强化 (2) 衡量表面层加工硬化的指标 ●表面层的显微硬度HR; ●硬化层深度h; ●硬化程度N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