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1223015624194.ppt.ppt
五、公共文化管理信息系统 变传统的人工管理为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施客观管理、实时管理、自觉管理,缩小“自由裁量权”,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 案例:浙江省海盐县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六、利用数字文化服务加强非行政、非财政手段应用,提高统筹能力 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服务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 数字服务创新; 服务绩效评估。 七、重点:文化馆数字化提升 推进远程交互式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和体验服务——实体数字文化馆建设。 结合全民艺术普及,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数字化歌唱、器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摄影、少儿互动、非遗传承、工艺美术等体验和培训,提高艺术普及的便利性、自助性和趣味性。江苏张家港、浙江平湖。 加强数字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 张家港数字文化馆数字一体机 浙江平湖文化馆—数字书画体验和练习中心 浙江平湖文化馆—数字音乐体验和辅导中心 浙江平湖文化馆—数字舞蹈体验和辅导中心 汇报结束,谢谢各位。 重点之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一)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 开展公共文化专用装备、软件、系统研发应用(常州吟飞的电子乐器、苏州科悦的“智能数字书画桌”、数字文化馆、数字化文化馆总分馆)、远望谷的图书智能借还设备、苏州凤凰之歌的“文化方舱”; 依托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高新技术园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示范工作。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 统筹实施惠民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统筹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网络;、 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产品; 实现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重点之五: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国家:文化部门牵头,29部委参加,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 地方:参照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 (二)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 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参与式管理,社区居民和村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浙江海盐、上海嘉定的村“议事会”)。 村民议事会现场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 政府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 机构考核: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收入分配与负责人奖惩的重要依据; 项目考核:重大文化项目运行及资金监督和评估; 日常监测:完善日常服务质量监测体系; 公众测评: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 群众评价:建立群众评价反馈机制; 考评方法:第三方评价,“客观立场、专业水准”。 第三个问题 公共文化机构建立理事会 一、准确理解和贯彻中央精神 三中全会:“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2011年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 “明确事业单位决策层的决策地位,把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决策层”。 “吸收事业单位外部人员参加决策层,扩大参与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确保公益目标的实现”。 “明确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单位,本单位以外人员担任的理事要占多数。” 二、理事会建设要点 目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职能:决策+监督+发展; 构成:政府代表(主办方+出资人+主导者)+馆长(执行人)+专业人士(业界+体现专业水准)+群众代表(受众+主要利益方)+社会各界代表(社会基础+公众视线+资源开发); 相关事务:人性化操作—事后任命。 第四个问题 图书馆、文化馆建立总分馆服务体系 图书馆总分体系特征是以书为载体进行的配置与流动; 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则是以人为载体进行资源、能力的配置与流动。 目前实践: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馆,县为基本单元实行区域统筹,建立总分馆。 县级馆为总馆,镇(区)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建设“总分馆服务体系”。 省馆、地市馆、总馆、分馆明确各自职能。如:省馆:规划指导、组织培训、创新研究、成果交流;市馆:规划布局、业务指导、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中心馆”功能;总馆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分馆:辖区服务、特色建设。 重在实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统一网点布局、统一资源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