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研报告-共青团权益工作网.doc
乌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研报告
内蒙古乌海市团委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组
按照自治区下发的《关于在全区开展2011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通知》要求,乌海市团委积极安排部署,组织三区团委及基层团组织认真调研,深入三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居住地和涉农社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和走访等形式与工地、社区、街道、工厂、学校进行深度交流,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活动主题的前提下,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利益诉求、成长发展路径、价值导向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和掌握当前乌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的现状和面临问题,为下一步做好面对面的活动扩大了工作覆盖面,全面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普遍性利益诉求,为促进社会融入、维护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现将调研情况如下:
一、乌海市的基本情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乌海市总人口50万人,西部大开发以来,率先在国内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是较早实行城乡单一户籍制度的城市之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乌海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7月1日开始,率先在自治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家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后,5.6万农民成为农区居民,享有城市居民待遇。2005年起,乌海市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农区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寄宿费。2007年纳入免费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范围扩大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生。2008年,免除低保家庭子女在高中阶段教育和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杂费、住宿费和教材费。
本次调研课题的“新生代农民工”,我们认为主要是指80后、90后上完学就进城打工,渴望融入城市社会的人群。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进入乌海市的农民工,大多数来源于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中西部,集中居住在乌达区铁路西、皇冠路及三道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等生活条件偏差的地方,大部分没有固定住所,大部分以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较低,农民工生活条件处于中下等。且大多数为暂住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享受相关惠民政策,生活压力很大。
二、乌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性别年龄构成:通过此次调研,男青年约占80%;女青年约占20%。其中,18周岁以下10%;18—28周岁70%,28—35周岁20%。从以上数据得出,农民工进城务工青年整体年龄偏低,绝大部分进城务工青年是适龄青年,这就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2、文化和收入构成: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小学文化程度的20%;初中文化程度的50%;高中或中专学历30%,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月收入,800-1000元的40%;1001至2000元的50%;2000元以上的10%。由此可见,这个群体的文化结构和工资收入是偏低的,但比家乡的月平均收入水平要高出许多。
3、打工动机和人员流动:人员流动性很大,以利益驱动为主。以多赚一点钱为明确动机,然后回老家把日子过好点的占70%;无意识地跟随同乡来的占10%;想不断提高自己,成就更大的事业的占20%。来乌海打工1年以内的30%;1—5年的40%;6-10年的30%。由此看来,进城务工青年来乌海打工受利益驱动的倾向性比较明显,同时还伴有从众心理和无意识行为。从人员流动情况看,大多数人来乌海的时间比较短。根据以上数据和我们所进行的个别走访与座谈会看,进城务工青年的流动性非常大,成批管理比较困难。
4、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而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一、两个兄弟姊妹,“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这一点与城市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
5、工作状况:
(1)、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总的评价:据调查,在进城务工青年中对工作和生活状况很满意或较满意的占20%;还过得去的占60%;不满意的占20%。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ppt课件.pptx VIP
- 设备操作工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青少年身体健康知识讲座.pptx
- AP化学 2013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3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步步高 HCD007(198)TSD电话 使用说明书.pdf
- 2025-2030年中国医用复合膜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 标准图集-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pdf VIP
- 婚姻登记务与管理.ppt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x
- 项目现场生产与进度管控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