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諫逐客書.ppt

諫逐客書 李斯 題解 作者:李斯 出處:《史記?李斯列傳》 時代:秦王政十年(西元前二三七) 事件:鄭國渠事件 文體:本文文體為書,為臣下對君王之上書,即漢以後所稱之章〈謝恩〉、表〈陳情〉 、奏〈按劾〉 、議〈執異〉 ,與朋友間往來書信之「書」不同。 李斯寫作本篇時,仍於戰國末期,故上書秦王仍稱為「書」。 鄭國渠事件 韓國派遣水利家鄭國入秦,說服秦王興築水利,灌溉農田,鑿渠三百餘里,意圖使秦忙於內政,耗損秦之人力及財力,令其無力東伐。事見《史記?河渠書》。 此事被察覺後,秦國宗室大臣皆進言於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因亦在被逐之中,遂上此書給秦王,諫言停止逐客,秦王讀此書後,乃除逐客之令,此即本文寫作之由來。 水利工程設計師─鄭國 鄭國是戰國末韓國水利專家。戰國末年,韓國倍受秦軍威脅,為緩和壓力,遂於秦王政十年,派鄭國至秦,遊說興修水利,以消耗秦之國力,秦王政遂徵民工築渠。後秦王察覺其意圖,欲殺鄭國,而即將被殺的鄭國,為了保命向秦王解釋說:「韓國讓秦國大興水利建設工程,當初的目的是消耗秦國實力,但水渠修成之後,對秦國也是有利的。儘管興修水利,減輕了秦國對東方各國的壓力,讓韓國多存在幾年,但修好水渠卻是為秦建萬代之功。」 秦王覺得鄭國的話有道理,決定不殺鄭國,讓他繼續領導修完水渠,這就是後來聞名於史的鄭國渠,誠如鄭國所言的,它繁榮秦國的經濟良多。鄭國渠,又稱鄭渠,可灌溉四萬多頃田地(約今二百八十萬畝),使關中一帶成為農業精華區,因而提升了當時秦國的經濟和國防力量。唐以後逐漸湮沒。 作者─生平事蹟(方舟P71 ) 小筆記 1 (年少任郡吏,不甘坐守卑賤窮困) 2 (跟隨荀子,學帝王之術) 李斯,楚國 上蔡人,年輕的時候曾當過管文書的小吏,儘管出身微賤,但對於高官爵祿的熱衷,竟是遠遠超越想像──這是他的「雄心壯志」、「人生目標」。根據史記 李斯列傳記載:有一次當班時,李斯看到在吏舍廁所裡的老鼠「食不潔」,每逢人或狗走近,往往驚嚇而逃,他也看到倉庫裡的老鼠「食積粟」,住在大屋下,不見人犬之憂,煞是輕鬆愜意。李斯不禁大歎:「人之賢與不肖譬如鼠矣!在其所處之耳!」他以為,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環境是可以決定的。 李斯故居 政治生涯大危機─1諫逐客書 李斯投身呂不韋門下,得到賞識,很快地當上郎官,因此得以「滅諸侯,成帝業」說秦王。嬴政聽其計,升其為客卿,正當李斯以穩健步伐登上他夢寐以求的名利權位時,竟發生了「鄭國事件」。原來韓國派遣鄭國以修築渠道為名,用意是要消耗秦國資源。   此一「鄭國事件」便讓嬴政對客卿寒了心,因此下了逐客令,李斯眼見成功曙光即將消失,為免功敗垂成,便獻上了這篇具有極高文學與史學價值的諫逐客書。   李斯的上書打動了秦王政,不但撤銷逐客之令,還復其官職,用其計謀,二十餘年間,統一天下,更以斯為丞相。 人物介紹 呂不韋 呂不韋出生於衛國濮陽,是個有錢的大商人,在趙國邯鄲經商時,偶然結識秦國交給趙國的王室人質贏異人,他不但把自己寵妾趙姬送給他,生下一子贏政〈後來的秦始皇〉,更幫助他回國登上太子之位。 贏異人繼位,即秦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 三年後秦莊襄王病卒,十三歲的贏政繼位,即後來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呂不韋常與太后私通,後以「大陰人」嫪毐(音勞矮)偽裝成宦者而進獻給太后。甚得太后專寵。贏政發現母親趙氏與呂不韋、嫪毐有姦情,並傳出贏政為呂不韋之子,先誅嫪毐,後將呂不韋遷蜀,呂不韋不能自安,飲鴆(音陣)自殺。 人物介紹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中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帝王,全稱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為秦莊襄王之子。因為在趙國出生,嬴政又被叫做趙政。秦始皇13歲即王位,39歲統一中國,建立秦朝,稱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創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心胸狹窄害同學─韓非之死   話說嬴政讀過韓非著作五蠹、孤奮之後,大為傾倒。之後動用了軍事力量得到韓非,秦王尚未重用之,李斯、姚賈妒嫉之心早已高漲,向其主百般詆毀之,嬴政因而下令治非,一代人傑韓非枉死獄中,秦王後雖懊悔,卻來不及了。觀看李斯陷害韓非之論詞,提出「終為韓不為秦,此自遺患也,不如以法誅之。」再對照諫逐客書所言,理論與實際作為兩者相當的矛盾,由此可看出李斯的胸襟狹窄,殊不寬宏。 人物介紹 韓非(約前281年-前233年),生活於戰國末期,為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為韓國的公子,與李斯一同拜荀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