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立 liuli66@tsinghua.edu.cn 第4章 现代科学与新的自然观 以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为基础,探索新的自然观。 温故第3章 科学的发展及其对自然观的影响 近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论自然观 19世纪科学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20世纪科学革命 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 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 物理学新发现 1895年,伦琴(1845-1923)研究阴极射线时意外发现X射线;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第一个获奖人。 1896年,贝克勒耳(1852-1908)意外发现放射线; 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提出原子结构理论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线元素(钍、钋和镭);证实元素的嬗变;促使元素嬗变理论建立(卢瑟福,1902年)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动摇了几千年原子和元素观念——认为原子不可分、是物质组成最小单元;认为元素不变。 批判了当时认为物质消失的观点; 物质观:认为物质不灭;提出著名的物质的哲学定义。 运动观:重申,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想象的。 时空观:时空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时空结构的认识是发展的、可变化的。 两朵乌云中的两道闪电 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相对论 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量子论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爱因斯坦(1879-1955)针对经典物理学与新的实验结果之间的矛盾,1905年发表了“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这篇划时代的论文,提出了相对论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从此诞生了。 狭义相对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如时缓效应、尺缩效应、质量速度关系式、质能关系式(即E=mC2)。 广义相对论 “ 双生子佯谬” 引发的思考;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能解释长期困扰科学家的一种天文现象——水星运动不规则;广义相对论还预言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在考察日全食时,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光线经过太阳表面时会发生弯曲的预言。 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突破了牛顿绝对时空观,把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联系起来了,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革命和整个物理学的革命。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量子论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针对黑体辐射现象中理论与实验的矛盾,1900年提出了量子概念,指出能量并不是连续发射的,而是一份一份跳跃性地发射的,这最小的能量单位就是量子。 量子论的发展 1905年,爱因斯坦首先将量子论的思想应用到光电效应的研究,这项成果使他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玻尔的量子论原子模型;德布洛意提出物质波假说1923年;薛定谔提出波动力学,薛定谔方程1925-26年 量子论的意义 量子力学是继相对论之后对经典物理学的又一次严重的冲击。它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决定论的经典观点,揭示了连续和间断、主观和客观相互统一的崭新的自然观。 哲学上的争论:世界是决定论的(爱因斯坦),世界是非决定论(玻尔)。 20世纪其他领域的革命 生物学革命 宇宙学 重大观测发现和大爆炸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系统理论的建立 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DNA 2 现代技术革命 现代技术革命,又称新技术革命,是指二战之后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革命。如果说,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是动力,是人类对潜在的“力”的发掘,是“力的革命”,那么,现代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则是信息,是对潜在信息资源的发掘,是“信息革命”。 原子能时代 1945~1955年,第一个十年,是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MC2奠定了核技术的理论基础。193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铀受到中子的轰击,会发生核裂变,释放巨大的能力。1942年第一座可控核链式反应装置在美国建成。1945年美国研制原子弹成功,1954年又研制出氢弹,人类掌握了释放核能的技术。我国在60年代也掌握了核技术。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5000KW的核电站,开始了人类和平利用的进程。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500座核电站在运行,核电占世界发电总量的20以上,法国等国的核电已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0%。1979年美国三里岛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警示人类必须重视核电站的安全控制问题。 空间时代 1955~1965年,第二个十年,是以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为标志,人类摆脱了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展开了激烈的太空争夺战。前苏联领先一步,1957年10月4日,用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1961年4月,前苏联发射载人飞船成功。美国不甘落后,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输液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Tecsun德生PL368使用说明书.pdf
- 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产业经济专业论文.docx VIP
- 第一单元起始课课件(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全册).pptx VIP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课件.ppt VIP
- 完整word封条样式.doc VIP
- 老年人体重管理.pptx VIP
-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附编制说明],Q_GDW11812.1-201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