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第三册)
适用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前言 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三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在农村和社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到2010年底之前,中西部地区所有的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医生对中医药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征求各省中医药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分层、分类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总体工作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我们组织编写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系列丛书。 丛书第一册适用于25%尚未设立中医科的乡镇卫生院和70%不能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的村卫生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西医人员,主要内容是15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简易治疗方法。第二册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主要内容为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一般针法、一般灸法、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诊。第三册适用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主要内容包括从我局发布的四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遴选的平衡针、腹针、铍针等具有创新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起草过程中,我们注重手册的通俗性、实用性,不但多次征求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还广泛征求了使用者的意见。在征求西医专业乡村医生对第一册《手册》意见时,他们表示《手册》内容通俗易懂、非常实用,有了这本书,他们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有了底气。 受水平所限,《手册》内容难以有不当之处,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编编委会 二○一○年三月 编委会名单 主 编:王国强 副 主 编:吴 刚 执行主编:许志仁 莫用元 编 委:蒋 健 杨龙会 杨荣臣 吴 凯 范劲松 董福慧 雷仲民 黄 枢 魏玉锁 焦顺发 王麟鹏 王文远 任树森 赵时碧 陈日新 张 丽 荣文斌 审稿人员:乔晋琳 刘 斌 朱 江 齐淑兰 胡 慧 赵 勇 赵吉平 蔡玉颖 工作人员:严华国 李 珊 董继开
目录
1
第二章 铍针疗法 4
第三章 带刃针疗法 6
第四章 钩活术疗法 10
第五章 头针疗法 15
第六章 火针疗法 18
第七章 平衡针灸疗法 21
第八章 穴位埋线疗法 24
第九章 热敏灸疗法 28
第十章 雷火灸疗法 34
附 录 39
本书中涉及到的腧穴 39
穴位图 45
第一章 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关于“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古训,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和层次解剖知识,采用各种带刃针具进行刺激、切割、分离等的临床操作。本疗法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除痹的治疗目的,主要用于下述疾病的治疗: 1.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 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定位 由轻到重触诊病变部位,确定痛点的部位及层次,用指甲压痕或染色剂标记。 (二)消毒 用碘伏作局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 (三)麻醉 以皮肤标记的痛点为中心,0.25%利多卡因2毫升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四)进针 术者带无菌橡皮手套,左手拇指指端垂直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点刺进入皮肤,穿过皮肤时针下有种空虚感,是进入脂肪层的感觉,再缓慢刺入出现第二个抵抗感时,针尖达到筋膜表面,再用力点刺即突破筋膜进入肌肉。 (五)松解 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如在筋膜层减张可用针刀在筋膜表面散在点刺3~5针。作条索状粘连松解可沿纵轴方向连续进行线性切割。 (六)出针 完成治疗操作后,拔出针刀的同时,用无菌辅料覆盖针孔,术者拇指端垂直按压1~2分钟,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封闭针孔48小时。 二、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 (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头多向一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式烹调师高级工理论知识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 中央厨房卫生规范与管理指南.docx VIP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师(高级)题库.docx VIP
-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表.docx
- MITSUBISHI三菱MDS-EM EMH系列规格说明书.pdf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ppt课件.ppt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YD-T 4244-2023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分类分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pdf VIP
- 2025年新版成人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VIP
- 0523S01019-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