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
摘 要
相变材料是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材料之一。如何对
固-液相变材料进行有效地封装,是阻碍其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微
胶囊技术,以不同树脂对不同相变材料进行包裹,并对微胶囊相变材料的性能进
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价廉易得的十二醇相变材料为芯材,
SMA 树脂为分散乳化剂,合成了微胶囊相变材料。SMA 分散乳化剂的分子量大
小对微胶囊包裹效果影响较大,其中以分子量为4 万时较佳。采用FT-IR 、DSC 、
激光粒度分布仪、OM 和SEM 等测试手段分析并表征了所制得的微胶囊相变材
料。采取脲醛树脂与蜜胺树脂复配的方式,可使微胶囊相变材料的产率由50 %
提高到90 %以上。
采用界面聚合法,以聚脲树脂为壁材、硬脂酸丁酯为芯材,合成了可用于热
能储存的微胶囊相变材料。以 OP-10 和海藻酸钠分别作为乳化剂,研究了乳化
剂的种类及用量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当乳化剂为 OP-10,用量为 0.5g 时,可获
得较优包裹效果,此时微胶囊颗粒大小均匀,粒径分布窄。光学显微镜和 SEM
的结果证实了这点。示差扫描量热测试表明,当芯材壁材质量比为3:1 时性能最
优,此时相变温度为29.37 ℃,相变焓为85.92 kJ/kg。冷热循环实验揭示经过400
次循环后,微胶囊相变材料仍然能够保持储热容量不变。采用干重对比实验,考
察了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微胶囊的影响。采用721 型分光光度计检测微胶囊的
渗透性,结果表明,微胶囊相变材料在蒸馏水、甲苯和乙醇等溶剂中皆有很好的
致密性。
采用乳液体系,甲苯2 ,4-二异氰酸酯为油溶性单体,乙二醇、丙三醇、三
羟甲基丙烷和新戊二醇之一为水溶性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微胶
囊相变材料。不同水溶性单体的活性大小不等,同时考虑价格等方面因素,水溶
性单体以丙三醇为佳;当水溶性单体为多元醇时,由于其活性较小、反应热大,
因此必须适当提高水相油相比。测试结果表明,硬脂酸丁酯微胶囊化后相变温度
仍为25 ℃,相变焓为118 kJ/kg;被微胶囊化后,经过1000 次冷热循环后仍保持
稳定;微胶囊颗粒均匀,粒径大小在5~8μm 间。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丁酯微胶
I
囊化后,作为稳定的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相变材料 微胶囊 硬脂酸丁酯 十二醇 建筑节能
II
ABSTRACT
How to package solid/liquid Phase Change Material is the key factor for it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The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ore and
the shell materials ,different significant synthesize process, 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re studied in this thesis.
The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using dodecanol
as the core, urea-formaldehyde resin as the shell, and SMA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resin as the surfactant by in-situ po1ymer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molecular-weight
of SMA resin on microencapsulated technology were that molecular-weight of 40,000
was of best effect.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the microencapsula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盗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460115 智能光电制造技术.docx
- [美国时代周刊]Time2012-06-25.pdf VIP
- 中医医疗医院设备配置标准.pdf VIP
- 陕2023TJ 077《住宅厨房、卫生间装配式L型构件排气道系统图集》.pdf VIP
- (完整word版)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doc VIP
- 三+《品质》(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新课标下体育中考项目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ocx VIP
- 新员工入职适应期的评估体系与职业发展建议.docx VIP
- 第三周(9月15日)国旗下讲话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