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指示代词发展.doc
第四讲 指示代词的发展
1 近指代词
(1)甲骨文中,指示代词有“之”、“兹”2个。均近指。(郭锡良:“之”、“兹”是一种广泛的指代。)
之日允雨《殷墟书契前编》
西周金文始见“是”、“斯”。传世文献始见“此”、“时”,更晚一些。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诗?秦风?驷驖》
毛传:时,是; 辰,时也。
(2)依上古音系(以《诗经》为上限),“兹(精母)、斯(心母)、此(清母)”——齿音;“之(章母)、是(禅母)、时(禅母)”——舌面音。又:“之、兹、时”之部叠韵;“此、斯、是”支部叠韵。读音相近,可能是同源的关系。
(3)上古近指代词时代与地域的差异
近指代词“兹”、“时”、“斯”等在古代文献中的分布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顾炎武《日知录》卷六“檀弓”条云:“《尔雅》曰:‘兹、斯,此也。’今考《尚书》多言‘兹’,《论语》多言‘斯’,《大学》以后之书多言‘此’。”
又云:“《论语》之言‘斯’者七十,而不言‘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三,而言‘此’者一而已。《大学》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此’者十有九。语音轻重之间,而世代之别,从可知已。”
地域方言的对立。
方言接触。
《庄子》、《荀子》中“斯”偶见,亦可以用“地域方言”说加以解释
(4)中古汉语近指代词的发展,产生的新的形式。
这——“这”最初见于唐代,有“者”、“遮”、“拓”(“柘”之形误)、“只”等不同书写形式。
這胡误我,這胡误我。(旧唐书·史思明传)
者汉大痴,好不自知。(燕子赋)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王衍,醉妆词)
遮阿师更不要见。(唐摭言)
及到遮身今有疾。(维摩经讲经文)
赭回好好更看去也。(历代法宝记)
“这、那”在唐代产生后,用法上有一个特点,即只能作定语,不能单独作主语。这种情形在北方延续到元朝。a.朱骏声、吕叔湘:“这”是由上古的“者”变来的。
b.王力: “这”由上古的“之”转变而来。“之”、“者”同属照母。由于口语和文言分道扬镳,“之”字的口语音到了中古和文言的“者”音相混了(声调微异),就有人借“者”字表示。但许多人觉得“者”字并非本字,所以又写作“这”、“遮”。
c.高名凯、周法高:“这”是“適”的借字,“適”的草体楷化成“這”。
质疑:“之、者、遮”——平声,“適”——入声,为何要借用一个入声字?
d.志村良治:根据唐末汉藏的对音材料,近指词读ca,汉字记作“者”,而“这(這)、遮、赭”与“者”都是音同音近,从宋代材料看这个“者”读去声,如杨万里《舟过仁安》“只者去声天时过湖得”,杨万里自注“者”读去声,后来这个音卷舌化,变为现在的读音。根据汉语音韵系统的演变规律上溯,唐代的这个近指词ca,在六朝时应为齿音ts-(精组),在上古为舌音t-(端组)。上古的指示代词系统从语音上说t系、ts系(斯、是、兹)为近指类。由此可以推断敦煌材料中的近指词ca当出自上古舌音系近指代词,至于是出自上古之部的“之”,还是出自上古鱼部的“者、诸”,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箇(个)——南北朝后期始见(唐以前仅见2例),唐宋时期的文献里才大量出现。
真成个镜特相宜。(庾信,庾子山集)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个)长。(李白,秋浦歌)
个是何措大 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余 曾经四五选囊里无青蚨 箧中有黄绢行到食店前 不敢暂回面寒山诗——个是何措大《世说·巧艺》载: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擅长画人物。他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为照,正在阿堵中(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这个里头)!”六朝王夷甫为人清高,从不说及“钱”字。妻子想试试他,把铜钱串起来绕床一周摆放。王夷甫醒来,无法下床,便大声呼叫婢女:“快拿开阿堵物!”。见《世说新语·规箴》。 “阿堵物”本意即“这个东西”。但由于上述王衍的故事,“阿堵物”从此成了“钱”的别名,并且带有轻蔑的意味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往也。六月,火星中,暑盛而往矣。笺云: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至六月乃始盛暑,兴人为恶,亦有渐,非一朝一夕。○构,古候反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笺云:匪,非也。宁,犹曾也。我先祖非人乎?人则当知患难,何为曾使我当此难世乎?○难,乃旦反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凄凄,凉风也。卉,草也。腓,病也。笺云:具,犹皆也。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兴贪残之政行,而万民困病。○凄,本亦作“栖”,七西反。卉,许贵反。腓,房非反。《韩诗》云:“变也。”
乱离瘼矣,爰其適归。离,忧。瘼,病。適,之也。笺云:爰,曰也。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曰此祸其所之归乎?言忧病之祸,必自之归为乱。○瘼音莫。……
匪鳣匪鲔,潜逃于渊。鹑,雕也。雕鸢,贪残之鸟也。大鱼能逃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课件.ppt
- 2012心理学范围.doc
- 2012经济届广东高考各地市模拟主观题汇总.doc
- 2012高考化学总复习精品课件:9-1有机物结构、分类和命名(苏教版).ppt
-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新人教必修2).ppt
-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与民族工业曲折历程.ppt
-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2.3投资理财选择.ppt
- 201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研习训练 1-4生活中有机化合物.doc
-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实用)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2023年度安全员考试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