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齊物論

《莊子?齊物論》 物我的平等與學說是非的相對 授課教師: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蔡忠道 教授 一、題解 (一) 讀法 1.唐以前─齊物連讀 劉勰《文心雕龍》:「莊周<齊物>,以論名篇。 2.宋以後─或「物論」連讀 (二)徐復觀: 「<齊物論>主要是解決思想自由的問題…… (物)指人群社會而言。齊物,即是主張物的平等。」 (《中國人性論史》頁400 ) (三)陳鼓應: 「<齊物論>,主旨是肯定一切人與物的獨特意義內容及價值。齊物論,包括齊、物論(即人物之論平等觀)與齊物、論(即申論萬物平等觀)。」 (《莊子今註今譯》頁37 ) 二、全文結構 (一)天籟 1.吾喪我的境界 (1)<逍遙遊>:「至人無己。」 (2)郭象:「吾喪我,我自忘矣;我自望矣,天下有何 物足識哉!故都忘外內,然後超然俱得。」 (《莊子集釋》頁45) (3)化解自我主觀的一切觀念、意見、情緒,與道為 一。 2.地籟 (1)「地籟則眾竅是已。」 (2)風吹孔竅所發出的聲音。 (3)王邦雄:「整體和諧的大地交響樂。」 (《莊子道》頁45) 3.人籟 (1)「人籟則比竹是已。」 (2)人吹簫管發出的聲音。 (3)成玄英:「地籟則竅穴之徒,人籟則蕭管之 類,並皆眼見,此則可知。」(《莊子集釋》頁49) 4.天籟 (1)「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 者其誰邪!」 (2)在萬物自己、自取中呈顯的境界。 (3)陳鼓應:「萬物因其自然狀態而自鳴。」 (4)杜保瑞:造化本身的聲音,自然無聲的風。 (《莊周夢蝶》頁42) 5.地籟、人籟─世間的議論、具體的聲音; 天籟─ 道、無聲、大音希聲。 (二)評百家爭鳴-成心 1.批判知識分子在理論戰場上的悲哀命運。 (1)日以心鬬─窮於應付。 (2)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一旦陷入,只能向前。 陷入知識的盲流中,莫知所以。 (二)評百家爭鳴-成心 2.「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限於我執,無以自拔,終使生命僵固。 (1)「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 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2)「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 歸,可不哀邪!」 (3)「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 謂大哀乎! (4)存在感受-生命的盲昧與悲哀。 (二)評百家爭鳴-成心 3.成心 (1)郭象:「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謂之成心。」成玄英:「夫域情滯著,執一家之偏見者,謂之成心。」 (《莊子集釋》頁61) (2)成見、偏見。 (3)知識論爭的根源,也是知識分子陷入知識盲流中的悲哀命運的根源。 (二)評百家爭鳴-成心 *《紅樓夢?第五回》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家性命。」 (王熙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憖憖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如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歎人世,終難定! (三)識道心法-莫若以明 2.莫若以明-「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1)郭象:「欲明無是無非,則莫若還以儒墨 反覆相明,反覆相明,則所是者非是 而所非者非非矣。」(《莊子集釋》頁65) (2)唐君毅:「去成心而使人我意通之道。」 (3)勞思光:「『明』就自覺的朗照言,排斥成見之 封閉性。」 (4)智慧的透徹-理解各種議論觀念之來龍去脈、 適用性、限制性。 (5)胸襟之開闊-肯定並尊重別人所提出的觀念。 (參考杜保瑞《莊周夢蝶》頁59) (三)識道心法-莫若以明 3.因是 (1)因其所是而是之,因其所非而非之 -以事物自己的推理路徑去相應理解。 (2)照之於天 -以超越是非的道心來朗照事理。 (三)識道心法-莫若以明 4.道樞環中 (1)勞思光-心靈在一切流轉中獨居中心不變之地。 (2)杜保瑞-在道的絕對智慧中對待事務的境界。 排除了主體無謂的涉入,事務對象的 存在活動辯獲得自由的發展,自此 主體對於任何事務都能肆應無窮。 (3)「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故能勝物而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