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梁下钢管加密并双向水平杆均设置 周边悬挑混凝土梁支架与外脚手架一体 该大梁采用扣件钢管做基本架构体系,梁下用槽钢做纵楞,槽钢下用可调托钢管支撑 间距不应过大 经典错误:横向支撑过少 梁下设置顶撑,应传力可靠(最好用可调托),为保证立杆稳定,加双向水平杆。 另一方向加水平杆 该支架搭设比较规矩(双向水平杆均有) 应十分重视双向交叉梁的节点部位支架,必须均有双向水平杆,形成井字架 水平杆太少 应重视后浇带的支模,保留支架的双向水平杆不能少 查浦口一高支模工程,大梁500×1800mm,支模高度20m。 查浦口一高支模工程,大梁500×1800mm,支模高度20m。 对外侧边的大梁高支模应特别注意。 南京江宁某学校图书馆楼板支模架,缺水平杆。 钢管扣件的拧紧力矩40~65N·m。 赛虹桥高架桥的模板支架为底部碗扣架支墩,顶部贝雷架跨越,检查重点为:支墩的宽高比。 当露天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5;当高宽比大于5时,必须加设抛撑或缆风绳,保证宽度方向的稳定。 南京双桥门预应力砼箱梁施工碗扣架排架与舟桥架混合支模 为防止跨塌,选择一跨进行堆载预压 南京双桥门立交预应力砼箱梁施工采用钢管柱及舟桥军用梁支模,上梁搁置在下梁的部位有安全隐患 双桥门立交卡子门段跨越原高架桥桥面的模板支架,有安全隐患 作为对比,若同条件下,立杆顶部插入可调托,按最不利限定伸出600mm =1600+1200=2800mm =0.23 若支架步高取1800mm,中间部分立杆的承载抗力为20315N 若支架步高取1800mm,顶插可调托立杆的承载抗力为16300N 将恒载×1.2+活载×1.4得出的立杆设计值与抗力相比 (2)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计算复核 南京高架桥施工,下部为碗扣架,上部为扣件钢管架 三只旋转扣件 检查出的劣质扣件。2003年6月25日,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曾向社会公布了一项对杭城部分建筑工地脚手架钢管和扣件质量专项检查的结果,发现杭州市30多个施工现场16批次的脚手架钢管和扣件,其中合格钢管只有1批次,合格率仅为6.25%,扣件质量更加糟糕,合格率为零! 南京某工地的劣质对接扣件。 2006年7月在浦口工地看到劣质扣件,直角扣件重0.9kg 北京“西西工程”事故调查专家用扭力扳手检查扣件拧紧力矩。 检查结果现场量测到的扣件拧紧力矩为10――40N.m,大多不到20N.m,降低了节点的承载能力。不满足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范要求。 扣件的拧紧力矩普遍在20Nm,30Nm以上不敢拧 扣件钢管支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 扣件钢管模板支架单扣件抗滑试验(标准拧紧力矩40N.m) 底模下水平钢管与立杆常用单扣件扣接。 单扣件抗滑试验表明:扣件滑动 1.1~1.2t 抗滑设计0.8t 加载 扣件钢管支架的双扣件抗滑试验 用钢管扣件搭设模板支架,水平杆将荷载通过扣件传给立杆。 步高在1.8m以内时,其承载力主要由扣件的抗滑力决定。 双扣件抗滑试验表明: 扣件滑动:2t 扣件抗滑设计:1.2t 下扣件抵住 扣件钢管支模计算实例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大跨度预应力砼梁施工钢管排架支模 预应力大梁1000?2650mm,27m跨。钢管排架间距600 ?600mm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工程27m跨,1000×2650mm大梁支模计算 (1)荷载计算 恒载 砼 1×2.65×2.4=6.36t/m 钢筋 1×2.65×0.25=0.66t/m 模板 (1+2.51+2.51) ×0.03=0.18t/m ∑7.2t/m 活载 (1+1+1)×0.25=0.75t/m 支撑设计荷载 7.2×1.2+0.75×1.4=9.69t/m (2)按双扣件抗滑设计 梁下按每排5根钢管,横向间距@600,沿梁纵向钢管排架间距亦@600。 梁下每延米钢管排架的承载力(按抗滑复核) 5×1.75/0.6=14.58t/m>9.69t/m(可) (3)按规范给出的公式复核 每根排架立杆的承载力 N=f?A=205×0.412×489=41301N=4.1t 其中l0=h+2a=1600+2×200=2000 ?=l0/I=2000/15.8=127 注: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