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对台文化交流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docVIP

关于我县对台文化交流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县对台文化交流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doc

关于我县对台文化交流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 根据县政协20**年度调研视察计划安排, 4月24日至26日,县政协成立了我县对台文化交流情况专题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学习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调查了解我县对台文化交流情况,并就如何充分发挥莲台地缘、血缘、法缘、商缘和文缘等“五缘”优势,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建设、搭建莲台文化产业合作平台、推动莲台文化项目商业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集智建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对台文化交流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连城人以客家人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一批又一批从宝岛台湾回乡探亲的同胞,莲台交流日益扩大,从寻根谒祖、探亲访友到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社团互访,人员往来逐年攀升,较好地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增进了莲籍台胞对家乡的认同感,拉近了两岸乡亲的距离。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大对台文化交流工作力度,莲台交流合作日趋紧密。 1、平台载体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加快建设交流基地。截至目前,连城落户台企25家,总投资11亿元。其中庙前台商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展顺利,已入驻台企18家,是大陆最集中的棒球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庙前台商会所、海峡光电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连城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已成立,客家文化公园已基本建成。二是着力打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客家文化对台的影响力,积极对接“海峡论坛”等国家级、省级对台文化交流活动,推出“海峡客家风情节”亮点,举办了旅游欢乐节、客家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同时,充分发挥“6·18”、“9·8”、“11·8”等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平台作用,与高雄、台中、苗栗、新竹、宜兰等地互动开展客家文化交流,吸引了许多台湾重要工商团体、财团和企业来莲考察。三是丰富充实交流载体。以新泉镇“犁春牛”和台湾高XX县仁武区“牛犁阵”对接交流为契机,组织创作一批书画、影视和歌曲作品入岛交流巡展。充分发挥县客家研究联谊会作用,编辑出版《连城客家文化》系列丛书,与台湾有关学术社团和学者进行交流。加强与连城台北同乡会的联系,互相赠阅《连声》、《冠豸山下》、《客家潮》、《古匾集粹》等报刊杂志。四是加强涉台文物保护。通过文物普查等形式,深入挖掘各处文物点的文化内涵,成功申报涉台文物9处,并制作了涉台文物四堡古书坊建筑群、培田古民居建筑群保护规划,争取涉台文物保护经费,已投入1000多万元维修和计划维修涉台文物点10多处。 2、对台文化宣传逐步加强。一是媒体宣传遍地开花。自1988年大批台胞返乡探亲以来,莲台媒体交流日益频繁。连城一批电视和广播节目成功入岛播出,在岛内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天电视台、东森电视台、民众日报等10余家台湾媒体报道过连城的民俗、旅游和美食等活动。与此同时,国内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也与台湾媒体合作,组织了系列活动,拍摄了宣传片在两岸播出,对弘扬客家优良传统,展现客家文化的魅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品牌宣传初见成效。以举办大型活动为契机,大力打造民俗、美食和兰花等对台文化交流品牌。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人员赴台参加“客家美食文化论坛”,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兰花节、首届海峡客家烹饪大赛、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客家民俗大汇演活动,进一步弘扬客家文化精神,联络客家乡情乡谊。 3、民间文化交流有序开展。一是推动客家文化交流。2006年元宵,与台湾高XX县仁武乡联合开展“犁春牛·牛犁阵”大型民俗文化交流活动。我县的木偶艺术中心还多次被省、市抽调参加海峡两岸交流演出,木偶书法和传统木偶戏深受台湾同胞欢迎。今年2月,还举办了“海峡光电之春”联谊活动。二是推动宗亲文化交流。2012年4月,世界沈氏宗亲总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连城召开;同年8月,文川城南李氏宗誌公房八修族谱庆典活动在连城举办,增进了台湾沈氏宗亲、李氏宗亲对大陆客家祖地和两姓后裔的认同感。三是推动文学创作交流。充分发挥中国作协冠豸山生活基地作用,邀请知名艺术家台湾文坛词坛泰斗庄奴等来莲采风,创作了一批以连城客家民俗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举办了“海峡巾帼书画交流展”和书画笔会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及台湾的众多女书画家参加;今年4月,培田春耕节期间举办学术论坛,海峡两岸乡土电影作者带来了6部经典的乡土记录片。四是推动群众体育交流。近年来,县文体局组织参加了闽台南少林武术交流大赛和第一届、第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武术大赛,在连城开展闽台传统武术交流活动,还安排武术交流团赴台湾台中青岛武馆进行武术交流。今年5月4日,举办“中国骑都·2013年冠豸山自行车邀请赛”,邀请了部分台湾选手参赛。五是推动城市合作与基层交流。巩固和深化姑田镇与台中市乌日区、新泉镇与高雄市仁武区等地经贸、文化结对交流,积极推动塘前乡与宜兰县冬山乡、朋口镇与台中市后里区的结对交流。 4、教育教学交流日益频繁。2012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