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托克旗赛乌素新牧区
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区部分项目
初步建设方案
第一章 总 论
根据鄂托克旗赛乌素新牧区“六区”建设规划,制定赛乌素生态旅游观光区部分项目建设方案。
赛乌素新牧区建设生态旅游观光区以优美的田园风光、广袤的草原、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产自天然无污染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农产品为依托,通过对现有的扎嘎拉牧家乐、锦世度假村等资源进行整合改建,增加娱乐项目,形成以田园风光、现代农牧业和民族风情餐饮为主的我旗新的生态旅游观光点。
赛乌素生态旅游观光区部分项目建设内容是对现有的扎嘎拉牧家乐、锦世温泉度假村进行改建或装修及增加旅游娱乐项目。
项目估算总投资162.61万元,其中:地方投资97.6万元,自筹65.01万元。扎嘎拉牧家乐改建装修装饰需投资88.76万元,其中地方投资53.3万元,自筹35.46万元;锦世温泉度假村新建玉米迷宫、宣传牌及标识牌等投资73.85万元,其中地方投资44.3万元,自筹29.55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依据、原则及目标
1.2 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年)
《鄂尔多斯市旅游总体规划(2004——2020年)》
《鄂托克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鄂托克旗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
《鄂托克旗赛乌素新牧区建设分区建设规划》
2.2 原则
2.2.1突出特色原则
以项目区内的田园风光、现代农牧业、绿色农产品、庄园式牧家、独特的蒙古民族文化为特色,强化差异性,实现特色性。
2.2.2市场导向原则
项目区的建设要以当地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尤其根据周边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特点,设计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2.2.3 明确定位原则
确定赛乌素地区旅游区形象定位、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为赛乌素旅游观光区提供具体而切实可行的开发建设思路。
2.2.4 合理布局原则
依据赛乌素地区资源聚集特色,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重点突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留有余地。
2.2.5可持续发展原则
贯彻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和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2.6可操作性原则
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产品设计为核心,突出方案的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2.3目的
落实鄂尔多斯市“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战略决策,为打造文化大旗、发展全旗旅游产业服务,将鄂托克旗赛乌素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成果、绿色农畜产品及悠久的蒙古族饮食文化等资源推向市场。
2.4目标
通过开发建设,使赛乌素生态旅游观光区成为文化内涵深刻、产品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自然环境优美,对旅游者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第二章 项目区环境及旅游资源
2.1 环境
2.1.1自然环境
项目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总土地面积69133hm2(103.7万亩),其中,灌溉耕地面积7686.87hm2(115303亩)。这里典型地体现了蒙古高原的微微起伏,雄浑坦荡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将得到大草原自然环境的有力支持。
2.1.2 社会环境
项目区周围均属于现代农牧业经济区,因此,旅游景区得到现代农牧业环境的支持和蒙古民族代表性民俗文化——鄂尔多斯民俗文化的支持,使当地的旅游价值得到提升。
2.1.3 环境质量
项目区处在一个人烟较为稀少的空旷草原上,无任何现代污染和人口压力及生活污染,草原植被较好。
2.2 旅游资源
2.1.1田园风光
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7686.87hm2(115303亩),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项目区地势平坦,春未夏初行在其中,满眼绿色一望无际,微风吹过似碧海起波,自走式喷灌机点缀其中,似只只帆船在大海行舟,好一派田园风光,令人留恋望返。中夏秋初,葵花盛开,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微风吹拂下那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苜蓿花飘来阵阵轻香,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随处可自己动手采摘的绿色无公害西瓜、香瓜在旅游疲惫时更是消暑解渴的圣品,带上一些当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同家人朋友分享田园的旅游的快乐。如果再将1000亩、500亩喷灌玉米地改建成迷宫,更能激发出人们旅游的好奇心。
2.1.2 草原风光
项目区有广袤的草原、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尤其处在鄂尔多斯西部大草原的核心地带,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因此这里典型地体现了蒙古高原的微微起伏,雄浑坦荡的自然风光。
2.2 开发条件
首先具备了城市依托条件,项目区座落在乌海市市区东南70公里处,在客源市场和游客集散方面得到了支持,乌海市成为项目区的依托中心城市。其次具备区位条件,项目区的交通条件好,紧靠109国道高速、东乌铁路,距乌海市飞机场85公里。项目区地处我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