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淵
* 理法方藥—方藥(4) 醫宗金鑑 雜病心法要訣?傷風門 蒼耳散 蒼耳散治鼻淵病,風熱入腦瞑頭疼,涕流不止鼻塞熱,蒼耳辛夷芷薄蔥。 〔註〕:鼻淵病,屬風熱入腦。故目瞑而頭疼,涕流不止,較之傷風為甚焉。鼻塞,氣不利也。熱,鼻孔中熱也。甚者,孔熱而痛及其腦也。? 蒼耳散,即蒼耳子炒去刺,研破一兩,加辛夷三錢,白芷、薄荷各一錢,蔥三莖也。 * 理法方藥—方藥(5) 處方中另加單味藥: 1.白朮、茯苓: 白朮補脾燥濕配伍茯苓甘淡滲利,建脾補中,利水滲濕。白朮以健脾燥濕為主,茯苓以利水滲濕為要,一健一滲,水濕則有出路,而脾為一切水液運化中心,故此二味藥以健脾而調整體內水液代謝並補虛。 * 理法方藥—方藥(6) 2.防風、蒼朮: 蒼朮甘辛溫,其氣芳香,性溫燥,外可祛風散寒,內可辟濕祛濁,而配伍風藥防風,增加祛濕散寒解表之力。另外防風可以助白朮茯苓去脾濕。 3. 黃芩: 清瀉風寒入裡之化熱,另外本處方較為溫燥,加入黃芩以反佐。 * 理法方藥—方藥(7) 4.石菖蒲 石菖蒲辛苦溫,其氣芳香,善通利九竅,又能化痰祛濕,化濁醒腦。可與蒼耳散中白芷配伍,芳香通竅開竅力更強,治療流鼻涕和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化鼻竅中濕濁。 * 理法方藥—方藥(8) * 針灸治療 針灸在本病的應用:體針:選肺、陽明、督脈等經脈的及鼻附近的穴位為主,列缺、合谷、迎香、鼻通、印堂、太陽、風池、曲池、足三里等, 每次 2-3穴,實證用瀉法,虛證用平補平瀉,每日一次, 7-10次為一療程。針灸的時後,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病人的氣色,對於會緊張的病患應該要躺著針灸,以免暈針。 * 耳針:主穴取內鼻、額、鼻眼淨點、上頜;配穴取肺、胃、脾、肝、膽、腎上腺。每次選主穴2個,配穴 (按辨證取相應臟腑點) 1-3個,撚轉,留針20-30分鐘,每日一次,7-10次為一療程,或埋針,或用王不留行貼壓。耳穴埋針以七天換一次,夏天以三天換針一次為宜。 艾灸:用於虛寒證,取囟門、上星、迎香,每次1-2穴,懸灸10-20分鐘,每日一次。在距離應灸穴位處二至四公分處烘薰,以皮色紅潤溫熱為最佳。 * 1.慎起居,調飲食,多做戶外體育鍛練,增強抵禦外邪侵襲之力。2.積極治療感冒及鼻腔、呼吸道其他疾病,以防累及竇竅。3.對急鼻淵應盡早治愈,以防久病傷正,纏綿難愈,甚或變生他症。4.經常清潔鼻腔,去除滯留之濁涕,保持鼻腔通暢,可適當做低頭側頭運動,使竇內涕液易於排出。5.注意擤鼻方法,以拇指堵住一側鼻孔,擤另一側鼻,不宜捏住鼻翼擤鼻的方法;鼻塞甚時,不可強行擤鼻,以防涕液逆入耳竅,導致耳竅疾病。6.體質偏向肺胃鬱熱或肝膽鬱熱型的患者,平常應少吃油膩、油炸食物或溫補藥物。7.體質屬於脾肺虛弱,或偏向寒證者,平常應當注意保暖,或是指導病者於平常以粉光深、紅棗、黨參、黃、生薑煮開水飲用,每周週服三至四次,健脾補氣養肺,以達到保健與治療效果。 * 蒼耳子散加味治療鼻淵 中國中醫急症 2004.7月 楊貴榮 * 患者敬某,男性,63歲,2001年3月12日來診。 患者自述5年前因外感出現鼻塞、鼻涕較甚,經治療後仍有輕微鼻塞,此後反覆發作,近半年來鼻塞加重,不辨香臭,多次治療亦無效,故來此處診治。 患者鼻外部無紅腫畸形,鼻腔深部有濁涕阻塞,周圍明顯充血水腫。清除分泌物後鼻塞有所減輕,舌苔薄黃,脈浮數。經鼻部x光檢查診為慢性鼻炎,副鼻竇炎。 * 治療:以蒼耳子散加味。 蒼耳子20g 辛夷花15g 薄荷15g 白芷30g 黃芩20g 金銀花15g 荊芥15g 炮牙皂10g 杏仁15g 桔梗15g 水煎服,每日一劑,每日服用三次,飯後服。10劑後複診,病情有所好轉,餘無特殊,予原方再進10劑;患者自述服藥20劑後鼻塞明顯好轉,香臭能分辨,鼻腔內分泌物大減,舌脈及二便正常。再服1劑,諸症消失。此後外感則鼻病未復發。 * 討論 鼻淵一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之鼻炎、鼻竇炎、副鼻竇炎、鼻息肉等。鼻竅是人體呼吸通道,具有通氣和嗅覺功能。《靈樞?脈度篇》認為”肺氣通於鼻,肺和鼻能知香臭矣。”肺開竅於鼻,一旦肺受外邪侵襲,則可累及於鼻竅,而出現鼻塞不通、流涕、噴嚏,甚則香臭不聞。筆者以蒼耳子散加入金銀花、黃芩、杏仁、桔梗、荊芥、牙皂等清熱解毒、新散開竅宣肺之品治療此病,取得良效,可供同道參考。 * 參考資料 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辨證論治研究七講 啟業書局 中藥配伍應用心得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中醫內科證治學 弘祥出版社 中國醫學網 醫宗金鑑雜病心法 人民衛生出版社 醫方集解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施今墨對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