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_T26-2012胡椒优良种苗培育技术规程.DOCVIP

DB46_T26-2012胡椒优良种苗培育技术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33824-2012 DB 46 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 26—2012 胡椒优良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fine seedling of Pepper 2012- 04 - 05 发布 2012- 05 - 05 实施 海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46/ T26—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维全、邬华松、谭乐和、杨建峰、刘爱勤、桑利伟、郝朝运、鱼欢、李志刚、 祖超。 I DB46/ T26—2012 胡椒优良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胡椒(Piper nigrum L.)优良种苗培育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内容和要求,包括苗圃选 地、规划和建设,培养基质配制,种苗培育,种苗出圃分级及检验,以及包装、标志和运输等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胡椒优良种苗培育与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569-200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NY/T 360-1999 胡椒 插条苗 NY/ T 969-2006 胡椒栽培技术规程 NY 5023—2002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2年第98号 《植物检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1995年第5号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标准NY/T 360-1999和NY/T 969-2006确认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母树 胡椒优良种苗种植后1~3年内长势优良、无病虫害的植株。 3.2 主蔓 生长着分枝、气根,腋芽饱满的蔓。 3.3 插条苗 按NY/T 360-1999规定,采用主蔓修剪而成的带有分枝、叶片、气根,腋芽饱满的一段主蔓。 3.4 1 DB46/ T26—2012 细河沙 经过筛选干净、不含杂质、颗粒(直径≤2mm)大小均匀的河沙。 3.5 细椰糠 经过筛选干净、不含杂质、形状(直径≤3mm)大小均匀,并经过晒干或充分发酵后的椰糠。 3.6 假植 插条苗在一定条件下培育生根、生长的过程。 3.7 培养基质 按一定比例将NAA(萘乙酸)、IBA(吲哚丁酸),或轻壤土、细河沙、细椰糠配制而成的培养液或 培养土。 4 苗圃选地、规划和建设 4.1 选地 园地环境质量除应符合NY5023-2002的相关规定外,宜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 条件好的静风环境,以土层深厚(50 cm以上)、富含有机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砂质土壤(或通过 配制培养基质达到所需养分要求)为宜,雨季能防水害、夏季能防高温干旱,冬季能防低温寒害。不宜 选用道路旁或菜地,以及多次育苗、有病虫害的园地,尤其是曾经种植茄子、烟草、番茄等园地。 4.2 规划 苗圃规划以面积2000~3000 m2为宜,包括必要的主干道、支道、区间小道,以及遮光、蓄水、排 水和喷淋等设施,道路可将苗圃划分为若干功能小区。 4.3 建设 4.3.1 整地 提早一个月将苗圃地犁翻晒白,反复犁耙2~3次,清除树根、树枝、石头等杂草杂物,平整起畦, 畦约长500 cm×宽120 cm×高30 cm,畦间距40 cm,或采用砖混结构筑造畦的四周和畦沟。 4.3.2 道路 包括主干道、支道、区间小道,主干道宽2.5~3.0 m,支道宽1.0~1.5 m,区间小道宽约0.4~0.6 m。 4.3.3 小区 以主干道将苗圃地划分为2个功能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