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炭及sic陶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
摘要
竹炭竹基炭化硅(SiC)陶瓷是~种环境友好材料,在许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可以用作电磁屏蔽材料、过滤材料、温度和湿度传感材料、催化剂载体、吸附材料、阻
尼材料、隔热材料和自润滑材料等。
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O和国外引进的印度莉竹(Bambusa
氮气气氛下,高温炭化处理,制备了不同品种的竹炭。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带能
种竹材炭化前后的微观组织、元素组成、结晶构造变化,并且对竹材炭化过程中不同阶
段的热解规律和炭化收缩现象进行了分析,比较了4种竹材制备的竹炭在结构和性能上
的差异,测试和分析了竹炭的导电性及其影响因素。
以4种竹炭为模板材料,采用高温渗硅(Si)方法制各出竹基SiC,对其孝才料的相
组成、结晶构造、样品断面的微观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测试和表征,分析和比较了
4种竹炭制备的竹基SiC形貌和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区剐之处与其模板材料在
构造和性能上的关系,并对竹炭制各竹基SiC的渗透和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竹材、竹炭和竹基SiC三种材料的抗压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微观结构对
进行了动态跟踪。该研究对生物质材料的高效利用和竹炭及高性能竹基SiC陶瓷的研究
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了4种制备竹炭及竹基SiC的竹种、并对其竹杆壁厚、含水率、密度、化
学组成、组织比量等基本材性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结果发现4种竹材中部
最小为O.53
g/era3;莉竹纤维股面积比量要明显得大于其它3种竹种,范围为
壁组织比量最大,范围为66.87%一73.74%。
(2)竹炭铷备的炭化工艺条件和参数为在氮气保护下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为5。
/min,氮气流量80ml/min。当温度升到120。时,恒温0.5小时,然后以3。
后结束炭化,在氮气的保护下降至室温。
(3)采用TGA对竹材的炭化热解过程的相变进行了研究,比较了4种竹材热解过程
中在不同阶段的失重率,比较了1年生同5年生竹材失重率的差异,分析了热
摘要
重试验得到的竹炭收率小于采用电阻炉制备的竹炭收率的原因。比较了竹材不
同方向炭化收缩的差异性,发现其炭化收缩率表现为基部下部中部上音B,轴
向收缩率在15—2l%,其径向和弦向收缩率在27%一48%范围内,表现为轴向
的收缩率小于径向和弦向,并且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其
炭化收缩程度增加,炭化温度从500℃.750℃升到1000℃其横截面面收缩率为
18-21%、25.38%和28-40%。
(4)采用SEM对4种竹材和竹炭的微观构造进行了表征。竹炭在保持了竹材的多孑L
状和各向异性构造特征的同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竹材和竹炭的维
管束、薄壁组织等部位构造上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5)通过SEM-EDAX对竹炭外表面、内部和肉表面的元素成分和元素含量,进行了
果,不能测得H含量)。以C、Sj元素含量所占比例最大,其质量百分数范围分
化温度同元素含量的关系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其C/O增加。采用XRD测
试了竹材和不同炭化终点温度制备的竹炭的结晶构造,分析了竹材转化为竹炭
的过程中晶格的变化,对竹炭的不同部位的导电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炭化形
貌、元素含量、结晶构造和炭化温度对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是一种部
分石墨化的无定型炭结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明显导致炭化程度的提高。并
且其微晶构造趋向于向石墨有守化中间状态变化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明显导致
炭化程度的提高,C的含量增加O的含量下降,并且其微晶构造趋向于向石墨有
序化中间状态变化.随着炭化最高温度升高,竹炭的电阻率不断城小,导电性在
750C附近有一明显的突变点。其导电性可以从炭化形貌,元素含量等方面去分
析。随着炭化最高温度升高,竹炭的电阻率不断减小,导电性在750℃附近有一明
显的突变点。其导电性可以从炭化形貌,元索含量等方面去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