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羽状流散与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pdf

长江河口羽状流散与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pdf

  1. 1、本文档共2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河口羽状流散与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

摘要 modelfor andShelf 本文采用COHERENS(A REgional Seas) COupledHydrodynamical—Ecological 模型中的三维水动力模块研究了长江河口羽状流扩散与混合过程的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素。论文内 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研究了概化的长江河CI的羽状流扩散与混合过程对(i)不同水平与垂向网格精 与混合过程对水平与垂向网格精度似乎相对不敏感。(2)相对动量方程的对流项计算格式,羽状流的 扩散与混合过程对盐度方程的对流项计算格式更为敏感,采用Lax.Windroff格式计算盐度方程对流 项不能得到稳定的计算结果。(3)羽状流的水平扩散对水流和盐度的水平扩散系数的取值较为敏感。 随着水平扩散系数的增大,羽状流向北、向外海方向扩散的范围以及厚度增大,向南扩散的范围以 及盐度的水平梯度反而减小。(4)羽状流的扩散和混合过程对水流和盐度的垂向涡粘系数非常敏感。 随着垂向涡粘系数的增大,羽状流向北扩散的范围以及厚度增大,向南扩散的范围以及盐度的垂向 梯度反而减小,且突起宽度减小,沿岸流宽度增大。另外,这一部分还分别研究了羽状流扩散与混 合过程对河流径流量、底部纵向坡度、科氏力、定常风和M2分潮的响应。(a)随着河流径流量的增 大,羽状流向各方向的水平扩散范围也增大。(b)随着底部纵向坡度的增加,羽状流向北和向外海方 向扩散的范围扩大,向南扩散的范围反而减小。(c)科氏力导致羽状流水向南偏转,河口呈不对称分 布。(d)自东南向西北方向传播的M2分潮抑制了羽状流向各方向的扩散,并加强了羽状流水与海水 之间的垂向混合。(e)在6rn/s东南偏南定常风作用下,羽状流向东北方向扩散;然而,在4m/s西 北定常风作用下,羽状流向外海方向扩散受到抑制,且在羽状流边缘出现强烈的下降流。 m× 第二部分:将实际地形下的长江河口划分为矩形网格(188×140),网格单元大小是1045.5 1038.5 m,模拟了M2分潮作用下洪季长江河口羽状流的扩散过程。(i)长江河口羽状流主要由南支入 海,并以淡水舌的形式向外海扩散,并在北港外、北港与北槽之间、北槽与南槽之间以及南槽以南 形成了四个淡水舌。淡水舌的平面形态受M2分潮调控,在落急时刻向海推进,而在涨急时刻向岸回 收。(ii)长江河口外形成的淡水舌,分别指向东、东南偏东、东南和东南偏南方向。但是,在科氏 力、地形以及M2分潮共同作用下,长江河口羽状流总体上向东南方向扩散。(iii)在北港和北槽口外, 盐度水平梯度较大,形成强烈的羽状锋。羽状锋位置和羽状锋强度都受M2分潮调控,显示出潮周期 变化特征。低潮位时,羽状锋距河口最远,高潮位出现1小时后,羽状锋距河口最近。羽状锋强度 涨憩最大、落憩最小。羽状锋强度最大的时刻与羽状锋开始向河口方向推进时刻之间存在l小时的 滞后。同样地,羽状锋强度最小的时刻与羽状锋开始向外海方向推进时刻之间也存在l小时的滞后。 第三部分:将COHERENS模型进行了改进,以便适用于实际地形下的长江河口正交曲线网格 m到5583m。首先,分别模拟了M2、S2、K1、Ol四个分潮作 (149X69)下的计算,网格大小从283 用下洪、枯季长江河口羽状流的扩散与混合过程。(i)长江河El羽状流的扩散形态与长江径流流量和 潮型有关,可呈现射流、圆形突起和淡水舌形态,并向东南方向扩散。(ii)长江河口羽状流在纵断 面上大致可分为上部漂浮层和下部垂向混合层的二层结构。上部漂浮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为洪季小于 枯季、大潮大于小潮、涨急小于落急。(iii)长江河口羽状流的层化受控于潮汐混合以及河流流量与 大于枯季、大潮小于小潮、落急大于涨急。其次,模拟了四个分潮和风共同作用下洪、枯季长江河 口羽状流的扩散与混合过程。(i)在洪季6m/s东南偏南定常风作用下,长江河121羽状流表层一部分 水体在大潮时以淡水朵云的形态脱离羽状流主体向东漂移,在小潮时则整体向东北偏东方向扩散; 长江河口羽状流底层仍以淡水舌的形态向东南方向扩散。枯季,在4m/s西北定常风作用下,长江 河口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