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那些年,坑过你的高考专业盘点
那些年,坑过你的高考专业盘点
那些年,坑过你的专业:工商管理
我现在的职位是三级部门经理,虽然也是管理工作,但完全没有从大学的管理专业中受益。
1999年,我以全校最高分考入山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只记得高考一结束,我就像脱了缰的野马,直奔游戏厅,报志愿的事,甩给了父母和几个舅舅。
我从小在一个县级城市长大,父母是解放军医院的医生,生活的圈子也就是医院家属院。
可以说,上大学前的十几年,我基本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所以对大学、专业、未来规划,都没什么想法,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心态。
后来由于跟第一志愿差了几分,我被调到山西大学。当时以我的分数报考山西大学这类院校很有优势,所以专业可以随便挑。
做医生的父亲和做中学物理老师的二舅觉得“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听起来貌似很有前途—那年,工商管理第一次在本科招生,而在国外,直到硕士和博士阶段才开设此类课程—所以几个大人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专业。于是,学校和专业就这么定下来了。
刚进入大学时,就像到了一个新世界,什么都觉得好玩。学资本论、学经济学,比起高中的数理化,太有意思了。
只是,这种新鲜感并没有持续多久。渐渐地,各种课程再也吸引不了我了。在国外,本来要细分成很多专业的学科,全被这一个专业给覆盖了,什么都有,会计、统计、营销管理、流程管理、项目管理,还有各种经济学。但所有课程都是走马观花,浅浅带过,一个专业一本书,只讲概论。管理学科,都要做案例分析的,没有拿着理论书籍授课的。只有中国是给你讲概论。
碰巧那几年,中国网络飞速发展,门户网站次第兴起,网络游戏日益火爆,学校周围的网吧越来越多。
于是,从大二开始,我就不怎么上课了。后三年的大学生活总结一下就是两个词:上网,游戏。一个月只去上几节课,去也是因为老师点名,等点完名便趴在桌子上补通宵缺的觉。可以想象,挂科是必然的。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在大学里度过了4年之后,我就突然被抛进社会了。结果发现,在大学晃了一圈,心智上根本没什么改变。
我到处投简历,发现可供自己选择的范围太小了。一方面,跟专业对口的管理工作不会考虑刚毕业的愣头小伙子;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在我脑中,也没什么概念。
后来我直接投奔一个在北京的亲戚。刚开始的几份工作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当时我对自己也没有太高要求,能养活自己就行。只记得第一份工作是销售。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音乐公司,为摩托罗拉提供解决方案。在那里我参与了中国第一家音乐商店motomusic的建立。
幸运的是,正是在这家公司,我积累了一些做通信音乐产品的经验。当时中国还没几个人懂这业务,所以我有幸进入到现在的公司。现在中国的爱音乐产品基地就是我一手做的。
我现在的职位是三级部门经理,虽然也是管理工作,但完全没有从大学的管理专业中受益。
在北京摸爬滚打了将近10年,我现在就信运气,人生无常,命运永远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有时候你努力了,得不到;你不努力,却得到了。冥冥之中,上天安排好了你的一生。
想想当年被家人一致看好下注的“工商管理”专业,我实在想不起学到了什么。
那些年,坑过你的专业:法学
父亲是学化学的,那方面的人脉好,希望我走那个方向,但我选了文科。高考后,家人希望我学经济,理由同样是将来可以帮助我找合适的工作。又一次,我本能地排斥了家人为我安排道路,决定自己做主。
我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想当法医,不过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理所应当填上该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于是“法医”被排到了“法学”后面。结果,我第一志愿被录取。现在回过头看,这是一个值得好好学的专业,但不得不承认,可能是我自身的原因,它不适合我,我在这条路上走得不顺。
对于中国的法科学生来说,通过司考几乎是走上法律道路的唯一方法。我从大三下半年开始准备,那时所有课程都已经结束。那年夏天,我没回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学校,或者待在只有一台电风扇的宿舍里,或者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住着。
除了图书馆和仅有的几间教室外,其余的自习室都没有空调。一大早起来,校门刚开,条件略好的自习场所前已排起了长队。教室里一待一整天,午饭和晚饭去食堂,其余的时间依仗水、防止犯困的咖啡或茶和些许零食,一直苦挨到晚上教室熄灯关门才走。
第一次司考的时候,整个人还在学校状态中,但遗憾的是没考过。毕业那年9月,再来一次,其时经历毕业、找工作,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复习时间被冲散被瓜分,又一次没过。好在虽未能通过司考,工作却有了着落,我去了一家律所,算是迈进了法律工作的大门。
才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律所,要先从边边角角的活做起,做律师助理,帮律师处理日常的工作。律所的领导体恤我还要司考,也尽量拨出时间来让我看书复习。不过即便如此,我也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一来,我的性格不好与人争论;二来,人脉在律师这个行业中非常重要,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