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大鼠脑内中枢Fos蛋白
表达的影响
研究生 孙凯
导师 董铁立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河南郑州450014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全身麻醉的发展历史大约已经有160多年,关于全身麻醉药作用机制的研
究一直是麻醉学科的重点、难点项目,但是全身麻醉的机理尚不明确,静脉全
麻药在人体的作用位点、怎样作用等问题至今也不明确。
丙泊酚是静脉全身麻醉药物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其诱
导速度迅速、苏醒快且安全,连续输注无体内蓄积作用,现在已广范围应用于
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中,也常用于ICU病房的镇静等,但其导致意识消失的机
制尚不明确。
多数学者认为脑是异丙酚作用的主要部位,但其作用的具体位置还需要进
一步研究;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机体中枢神经的许多功能被抑制,然而神经系统
的某些区域仍处于功能活跃状态,表明脑内存在着与全身麻醉药作用的敏感靶
位;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发现即刻早期基因c.Fos,在中枢区
域可因刺激而立即进行转录为c.FosmRNA,翻译生成Fos蛋白返回核内调节其
他靶基因,参与重要脑功能活动的信号传导和调控过程,现在已经是一种脑功能
活动形态学定位标记物。
本研究,我们通过在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异丙酚,观察其行为学的改
变,并用麻醉深度评分标准打分,采用免疫组化法,通过对全麻状态下检测基
因表达产物Fos蛋白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异丙酚作用机制以明确其在静脉全身麻
摘要
醉中的相关敏感靶位。
材料与方法
选择健康、足月、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00.2409,由河南省动物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DMSO2ml后5.5min断尾、PID组即SD大鼠腹腔注入异丙酚
吸及行为学的改变,并用麻醉深度评分标准打分;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药物后
1.5小时,各组断头取脑组织,应用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检测
reactionofFos)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脑区的分布;
Fos免疫反应(Fos.IR,immunity
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其量效关系。实验fj{『将大鼠
放置在室温为20℃的安静环境中饲养24h以上,以消除强光、噪音等额外刺激。
统计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l2.0软件分析数据,组问、
组内比较采用时间序列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检验水准为a=0.05。
结果
1.行为学评分结果:CI、CI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大鼠意识清醒,活
达适度麻醉,lh时评分10分则处于过渡状态;P2D组5.5min评分为5分,处于
轻度镇静;30min时评分为6分,处于过渡状态,lh时评分为5分,处于轻度
深麻醉,1h时评分为lO分,则处于过渡状态;P3D组,5.5min时评分为10分,
h时评分为10分则处
达过渡状态;30min时评分为14分,大鼠达适度麻醉;l
于过渡状。
摘要
2.实验发现:Cl组大鼠皮层、海马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Fos.IR阳性神经元。
Pl组、P2组、P3组大鼠中枢Fos.IR阳性神经元表达较CI组大鼠明显增多,且
呈强阳性表达,且Fos.IR阳性细胞核呈棕黑色,主要分布在皮层,海马、杏仁
核、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与C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尸0.05),且大鼠中枢Fos.IR阳性神经元表达与异丙酚剂量呈剂量依赖性,
Pl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提示皮层、海马、杏
仁核、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等核团为异丙酚在大鼠中枢的麻醉作用位点。
阳性细胞核呈棕黑色,在皮层、海马较Cl组表达明显增多,ClD组主要分布杏
仁核、丘脑室旁核,Pm组、P2D组、P3D组主要分布在丘脑室旁核、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