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概述
* * 屈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 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富有感情的执着性 提出美政的历史进步性、实施美政的顽强斗争性、坚持美政的意志坚定性 敬重人民的英勇顽强、同情人民的深重灾难、牵挂人民的赤诚之心 对祖国的报效之志、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对祖国的忠诚之心 通过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意义的剖析,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其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千百年来的沧桑变迁中,具有如此永恒魅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深刻的人民性和感情的执着性。 那么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带给了我们什么呢?这一问题我们将通过对屈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来进行分析: 屈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表现在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富有感情的执着性 。 其中,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是屈原爱国主义的实质;具有深刻的人民性,是屈原爱国主义的核心;富有感情的执着性,是屈原爱国主义的外象。 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谈屈原爱国主义本质在当今社会的具体表现: 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表现为提出美政的历史进步性、实施美政的顽强斗争性和坚持美政的意志坚定性 。 追求崇高的理想,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驱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凝聚力,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精神支柱。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屈原的奋斗理想: 屈原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就是要在楚国实现“美政”。屈原美政的具体内容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离骚》) 。一方面,他主张要不分贵贱选拔人才,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一方面,要明修法度,严格依法办事,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另外,他还要求实行仁政,以仁为本、体察民情。 屈原这一开明的政治主张,切中了当时楚国的弊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其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同时,屈原的“美政”思想对当今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该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屈原主张不分贵贱选拔人才,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或者可以说当今社会的人才选取制度就是屈原主张的延续。虽然时代不同,社会性质不同,但是在选拔人才上同样需要的是“举贤而授能”。 当今公务员选拔制度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基本原则 ,正是其具体体现。 其次,屈原主张明修法度,严格依法办事也是我们如今法制社会所提倡的。 从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提出“打击犯罪活动中属于法律范围的问题,要用法制来解决,由党直接管不合适” 以后中国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法办力度。下边我们具一个实例来说明: 2010年3月30日上午9时30分王益受贿案在北京市一中院开庭。在法庭上,王益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且认罪态度很好。负责对外宣传的李先生称王益案属于专案,上级部门有令不能将案情对外透露 ,并直言4月底到5月初审判结果就能得出。王益受贿金额高达1190万元 。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仅痛心而且也更加坚信加强法制,严格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原证监会副主席、原国开行副行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如今我们倡导的依然是法制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屈原主张的先进性。同时,也可以说明法制建设制度从根本上来看也是屈原主张的延续和完善。 另外,屈原还要求实行仁政,以仁为本、体察民情。 新华社3月30日电,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今年第7期,将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文章强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 文章论述了八个问题,其中四、五、六、七个问题都是以“民”为根本出发点提出的。 这正是屈原以民为本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具体实施,又一次说明了屈原精神对我们的影响和促进。 屈原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适用,其进步性可见一斑。 然而,在当时屈原的政治主张,触动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遭谗人而嫉之”(《九章》)。但是,屈原决不屈服权贵,为了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拯救祖国的前途命运,与腐朽贵族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遵楚王之命制订“宪令”,尚未定稿,上官大夫便“欲夺之,屈平不与”。这反映了其实施美政的顽强斗争性。 由于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诬陷,楚王“怒而疏屈平” (《史记·屈原列传》 ),进而先后两次流放屈原。但是屈原即使是在失意官场、屡遭放逐的逆境中仍然坚持理想而矢志不渝。这在其放逐江南期间所写的宏伟诗篇《离骚》中反映得淋漓尽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屈原坚持美政的意志坚定性。屈原任凭人世间黑暗、浑浊,无人理解自己,仍坚持走自己的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甘心吃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