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

纵观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是创新这台发动机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离开了创新,人类就不会有劳动工具,也不会走出原始人的洞穴,成为大自然和世界的主人;离开了创新,科学技术就不会进步,经济就不会繁荣,社会就不会发展,国家就不可能振兴。因此,历史学家常常以重大创新作为划分人类历史阶段的标志。如图所示: 以创新成果及其价值来 划分历史阶段, 充分展示了 创新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 因此,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 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十分 重视创新,对此曾作过许多精辟 的论述: 2005年10 月胡锦涛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 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 想,2006年1月他又在全 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 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 创新型国家。” 为此,在2006年1月召开 的全国科技大会与国务院发 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 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 目标,确定了“自主创新、重 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 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17 大报告中又强调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自主创新 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 的各个方面。” 因此,总书记在17大报告中 要求我们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2007年12月10 日在《科技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非常需要大量的基层创新人才。当前,中国基层创新人才非常缺乏。他认为,从创新人才的分布来看,越是基层的创新人才,量越大;越是高层的创新人才,量越少。他说,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01年至今,全世界也只有770多人。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 二、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人才; 三、成为创新人才需要达到的三种境界。 主要从以下 3 个方面 来与大家进行交流: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具有创新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强,有敏锐的洞察力且协作精神、敬业精神都比较强的,在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他们是党和国家最宝贵、最难得的人才资源 , 也是目前社会上最需要、最紧缺的人才。 他们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特征: 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 5 个方面 的 基 本 素 质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先生认为创新人才要有“五干”精神: (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 这是做学问、搞创新的首要条件。俄罗 斯亚历山德罗夫曾经指出:“科学是各种知识 的系统:是以知识为基础,采用适当的方法 发展起来的理论概念系统。”我们通常所说 的科技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 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所谓创新 就是要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 又有所独创。所谓创新就是0+1—从无到有; 1+99—从有到优;100+X—从优到更优 的实践过程。 因为,科学创新必须尊重事实,必须具有智慧,不是可以胡乱编造出来的。只有在观察问题时有新视觉,思考问题时有新思路,在解决问题上有新办法,我们的科研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就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只有知识越渊博,实践经验越丰富,人们的视眼就越开阔,再加上创造性思维,那么其研发能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