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献章孝道思想分析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在明代,程朱理学的影响力空前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陈献章另辟蹊径创 立了心学理论体系,这标志着明代哲学由程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在中国心学发 展史中,陈献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学者们在很多方 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学术成果方面,学者们大多就他的心学体系、道论、 仁学、与佛教的关系、自得之学等方面来研究他的思想,但是对于他的孝道思想 学者们大都选择和他的仁学思想一起研究,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体系 来研究,所以本文选择陈献章的孝道思想作为研究论题,从此出发深刻分析作为 他的孝道思想基础的心学和道论。 本文客观全面的剖析了陈献章的心学理论体系,指出在明代的背景下他对于 心学的发展。在他的心学体系中,“心”是精神实体,包含宇宙万物的规律;是 认识主体,人通过心来体认世界;是道德伦理规范,要有仁义道德之心。他的孝 的思想是从本心出发所做的自动自觉的行为,不是外界所强加的选择。对于他的 “道’’的思想,他并没有摆脱程朱理学的影响,他认为“道是万物之原,是至 大至虚的存在。“道”不随万物的增损而有变化。“道”无形无状,不可言说,任 何事物都无法描述他,同时贯穿天、地、人三极。“道’’是宇宙之本,是超越一 切有形之物的唯一、至上的存在。而“道’’只能通过“心”来把握。在“心”与 “道”的关系上,他认为“道”是通过“心”来体认,他的孝道思想就是本心对 于道的体认所做的选择,是“心”、“道”相契合的结果。孝道发源本心,遵从天 道。陈献章的孝的思想与天道辩证统一、统一于孝的思想是立足于天道的,大孝 的标准体现在内在,是自我主动的行为,而不是外在的。孝道建立在把握道义的 基础之上。他与道的冲突在于他对忠与孝的选择上,在他晚年母亲病重,他选择 孝而弃君,与传统儒家所坚持的伦理纲常相悖,从他的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他对于君主的爱戴,他所受的儒家的出仕教育让他即使回乡侍亲也是内心不安 的,这与他的“天道自然”相冲突。 自得之学是陈献章哲学的归宿。他的自得之学所提倡是一种不依赖于外界事 物,不受耳目所干扰,不为世俗所影响,一心内在求索,专注自我感悟、体认, 以掌握力.物的规律,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最终使心与道合一,融于自然,达到 自然之境。在方法论上,他提出了“静坐出端倪的方法,但是在他晚年是滞于 万方数据 孝的,这与他的自得之学是相冲突的。本文从孝这个切入点来剖析陈献章的整个 理论体系,从这些冲突与矛盾中来论述陈献章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最后,通过对陈献章的孝道思想与自得之学的研究延伸出中国哲学史上普遍 存在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问题,进而指导我们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心学: 道; 孝: 自然:忠; 自得 万方数据 Abstract orthodox atthe TheCHENGandZHU’SNeo-Confucianism position occupied of thissituation beginningMingDynasty.However,ChenXianzhangchanged by anewtheoreticalcalled andthismadehima establishing system mind—philosophy the very duringmind—philosophy’S importantphilosopher

文档评论(0)

tjA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