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定植方式对稻低位再生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pdf
不同定植方式对水稻低位再生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摘 要
育秧定植采用早育移栽、盘育抛栽、湿育移栽三种方式。头季稻成熟收割时留桩高度统一
为10锄。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处理头季稻产量、再生稻产量和两季总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头季稻产量
新香优80/旱育移栽最高,新香优80/盘育抛栽其次,培两优288/旱育移栽第三;再生稻
产量新香优80/盘育抛栽最高,新香优舳/早育移栽其次,新香优80,湿育移栽第三;两
季总产量新香优80/盘育抛栽最高,新香优80,早育移栽其次,新香优80/湿育移栽第三。
2.头季稻生育期140天左右、总叶数较多、L棚较大、茎秆粗壮、穗总粒数较多的
杂交稻组合适于进行头季稻一低位再生稻栽培。提高头季稻群体质量和成穗率,有利于
低位腋芽萌发与生长。适当提早收割头季稻,有利于保护低位腋芽生理活性。
3.低位再生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结实率与再生稻产量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
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再生稻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穗总粒数和结实率。
4.再生稻与头季稻相比株体小、叶片少、叶面积小、叶光合寿命短。杂交稻再生稻
以倒3节、倒4节形成产量主体;常规稻再生稻旱育移栽和湿育移栽以倒2节、倒3节
形成产量主体,盘育抛栽以倒3节、倒4节形成产量主体。高节位再生苗叶片少且小,
低节位再生苗叶片多且大。
5.再生稻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重叠程度随节位下移而呈减小趋势,低节位再生
苗营养生长期较长,再生稻穗分化质量较高,穗形较大,穗总粒数较多。
6.头季稻采取盘育抛栽有利于低位腋芽在头季稻乍育后期保持较高£l三理活性,处1:
较好生态小环境,有利于腋芽萌发生长。
7.再生稻米较头季稻米垩白粒率低、垩白度小、胶稠度高、精米率略有增大;精米
长和精米长宽比有所减小,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增大:糙米率、整精米率、糊化温度、蛋
白质含量则基本不变。
关键词: 低位再生稻; 定植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稻米品质
ofDi仃erent onGrowthandYield
Effects
Planti孵Pattems 、
ofLower-Nodal
Ratoolling础ce
Abstract
耵盯ee aIld
Xi卸gzao)【ian31
and wereused
were this castingseedling
adopted{nstudy.Dry-landseedlillg,wet-landseed】jng
wet-land were
intheseedbed and
management.Dry-landseedling seedljngplantedbytranspla·
was main was culm
planted reaped,thecuttagc
mil唱.CastillgscedlirIg bycasting.whencrop
wasseton10咖.Themainresullsareasfonows:
dif!f.erencesattheO.01lcvelexistedin ofmain
1.Signif.ca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sia1型和型口蹄疫VP1基因转化玉米初探.pdf
- AtTPS03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与转化拟南芥的研究.pdf
- BADH和CM基因的无选择标记表达载体转化玉米的研究.pdf
- bar、pin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遗传与表达.pdf
- Bar基因插入点对小麦及其F<,1>代光合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影响.pdf
- Bar基因的插位点对其转基因小麦的影响及转育Bar基因安农98005的研究.pdf
- bkt和crt-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花生和玉米中的遗传转化.pdf
- BNS小麦的内激素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研究.pdf
- BNS小麦育性传效应及其恢复基因的QTL分析.pdf
- Brassic napus SSR遗传图谱构建及特异性状的遗传与定位研究.pdf
最近下载
- 桂皮醛在常用溶剂中稳定性考察—.PDF VIP
- 党群部笔试题目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党群办公室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党群部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2025)党群部笔试题目与答案.docx VIP
- ASTM E1820-2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Fracture Toughness 断裂韧性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雷克萨斯-Lexus LS-产品使用说明书-LS460L-USF46L-AEZGHC5-LS460LOM50E87C-1509.pdf VIP
- 2014最好的十个企业即时通讯软件排名 .doc VIP
- 2025届职教高考语文复习学习任务3-1科学类文本阅读课件(共95张PPT)(广东省).ppt VIP
- 工段长述职发言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