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氧化还原酶
第7章 氧化还原酶(1)(3学时)
主要内容:
一、过氧化物酶
二、多酚氧化酶
一、过氧化物酶(POD peroxidase)
过氧化物酶是存在于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一类氧化酶。催化由过氧化氢参与的各种还原剂的氧化反应。
过氧化物酶是由单一肽链与一个铁卟啉辅基结合构成的血红蛋白。多数植物过氧化物酶与碳水化合物结合成为糖基化蛋白。糖蛋白有避免蛋白酶降解和稳定蛋白构象的作用。
1过氧化物酶作用方式及分布
1.1过氧化物酶作用方式
过氧化物酶(供体:过氧化氢 氧化还原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时,同时有氢供体参加。
H2O2+ AH2 2H2O+A
1.2过氧化物酶分类
(1 ) 含铁过氧化物酶
①正铁血红素过氧化物酶 :含有正铁血红素Ⅲ (羟高铁血红素)为辅基,存在于高等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中。
②绿过氧化物酶 :绿过氧化物酶的辅基也含有一个铁原卟啉基团,这类酶存在于动物器官和乳中(乳过氧化氢酶 )。
(2 )黄蛋白过氧化物酶:含有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作为辅基,这类酶存在于微生物 和动物 组织中。
1.3分布:
过氧化氢酶在植物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①以可溶形式存在于细胞浆中
②以结合形式在细胞中与细胞壁或细胞器相结合
辣根是过氧化氢酶最重要的一个来源。辣根中20%的过氧化氢酶(POD)与细胞壁结合,用2mol/L NaCl(高离子强度)才能提取出来。辣根中过氧化物酶活力为569,000单位/g组织(蘑菇仅240单位/g组织)。
2 过氧化物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 过氧化物酶是果蔬成熟和衰老的指标:如苹果气调贮藏中,过氧化物酶出现两个峰值,一个在呼吸转折(成熟),一个在衰老开始。
(2) 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与果蔬产品,特别是非酸性蔬菜在保藏期间形成的不良风味有关。
(3)过氧化氢酶属于最耐热的酶类,在果蔬加工中常被当作热处理是否充分的指标。
POD的测定方法:
方法:将已热处理的原料中抽取样品,横切,随即放入愈创木酚或联苯胺溶液中,然后取出,在切面上滴0.3%H2O2,数分钟后,用愈创木酚处理的样品变为褐色,联苯胺变为深蓝色,说明过氧化氢酶未被破坏,热处理时间不够,如果均不变色,则表示热处理效果良好。
3过氧化物酶最适pH和最适温度
3.1最适pH
过氧化物酶一般都含有多种同功酶,因此最适pH范围较宽。
酸性状态,过氧化物酶血红素和蛋白质部分分离,酶蛋白从天然状态转变到可逆变性状态,活力下降,且热稳定性低;
在中型和碱性状态,酶处于天然状态,蛋白质结构含α-螺旋结构,稳定,酸化后α-螺旋结构破坏,产生β-结构。
如青刀豆:pH5.0-5.4,有可溶态,离子结合,共价结合。
3.2.最适温度 差异较大:35-60℃。
不同来源的过氧化物酶在最适作用温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马铃薯和花菜(均浆)中过氧化物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和35~40℃。
4过氧化物酶的热稳定性
4.1. 热失活概念
①双向性:POD中含有不同的耐热性质部分,不耐热部分在热处理时很快地失活,而耐热部分在同样的温度缓慢地失活。
在88℃热处理时甜玉米中过氧化物酶的失活 (用邻-苯二胺作为氢体底物测定酶活力)
②可逆性:经热处理后的酶液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保藏,它的活力部分可以再生。
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在70 ℃加热1小时后,在30 ℃下再生的酶活力可达到处理前的30-40%,而在50 ℃下不能再生,如再降低到40 ℃时,酶活力又开始提高。
4.2. 过氧化物酶冷冻增活效应
果蔬热烫后,有多少残余活力或再生活力被允许留在被保藏的产品中,残余酶活力在冰冻保藏后,质量比酶完全失活时要高。
4.3. 非脂肪氧合酶作用
在热失活中过氧化物酶分子聚集成寡聚体,分子量增加一倍,这个过程包括酶分子展开和展开的酶分子进一步堆积,血红素基暴露,增加了血红素蛋白非酶催化脂肪氧化的能力,导致不良风味的产生,这一过程非脂肪氧合酶作用(热烫钝化)。
问题:经热烫的罐装或冷冻蔬菜在保藏期间产生的不良风味的原因?
5 影响过氧化物酶热失活的因素
5.1. 不同来源的POD具有不同的耐热性。
一般来说,植物的过氧化物酶活力越高,它的耐热性也越高。
比如马铃薯和花菜匀浆中的过氧化物酶在95℃加热10min就完全而不可逆地失活。
而甘蓝中的过氧化物酶在120℃加热10min仍然有0.3%活力保存下来。
5.2. 低水分含量,POD耐热性增加:
例如:水分含量低于40%时,谷类中过氧化物酶的热稳定性与水分含量成反比。
对于加工脱水果蔬有重要参考价值。
5.3. 外加因素:降低pH,增加NaCl浓度。
以辣根中过氧化物酶为例,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苯乙烯储罐工艺设计.pdf
- 人与动物的关系.ppt
- 5.1认识大数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doc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玩家国度ROG STRIX B550-A GAMING 主板 ROG STRIX B550-A GAMING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液化气供气合同范本.docx
- 驾驶服务外包投标方案(技术标)323页.docx VIP
- 速食id8乐事包的正确打开姿势含进阶篇.pdf
- 2024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应县广益华府电视专题片大纲讲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