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式分流制城镇排水系统的形式及设计分析研究.pdf

截流式分流制城镇排水系统的形式及设计分析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tudy on Types and Design Issues of Intercepted Separate Urban Drainage System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Maste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By Zhang Lianqiang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JIANGWen-chao Special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13 中文摘要 摘 要 近30 多年来分流制城镇排水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室外排水 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2011 修订版)的发布与实施,可以预见分流制城镇排 水系统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初期降雨径流污染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关 注,在我国,随着城镇污水等点源污染通过修建大量的城镇污水厂而逐步得到控 制,初期降雨径流污染也将日益成为未来主要的城镇水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 在初期降雨径流污染方面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个别城市甚至已经开始着手规 划、设计和实施截流式分流制系统,但总体上来看,截流式分流制系统的规划和 设计还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系统性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尚为缺乏,开展截流式分 流城镇排水系统的设计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已成为我国未来城镇排水系统 建设和城镇水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重要课题。 本文对国内外初期降雨径流控制技术及其设计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 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截流式分流制城镇排水系统的若干形式,并对若干主要设 计问题,如截流量的确定、截流井形式、管段设计流量的确定以及系统比选方法 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1)对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深入的全面分析,依次提出了5 种可行的 系统形式即截流管+截流井(I 型)、合建分流式双层排水管道+双层截流井(II 型)、 雨污水管+双层截流井 (III 型)、I 型 (或II 、III 型)+调蓄池 (IV 型)和I 型(或 II 、III 、IV 型)+LID (V 型)等,并针对每一种系统形式分析了其适用条件。 (2 )分析研究了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截流量、管道设计流量以及调蓄池容 积等关键参数的计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分别为:1)截流量:具有降雨等 降雨资料地区采用频率分析法+SWMM 模拟校核,缺少资料地区采用经验取值 +SWMM 模拟确定;2 )管段设计流量:对于截流井下游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当截 流井未截流高峰径流量时,采用目前的计算方法,当截流了部分高峰径流量时, 则需在截流前设计流量的基础上扣除截流的部分高峰流量;对于调蓄池出流管设 计流量,应根据下游排水管道或设施的受纳能力进行确定;污水管、截流管和调 蓄池入流管段的流量分配及设计则根据污水管或污水厂剩余承载量以及物料平衡 t 0 原理进行分配和计算;3 )调蓄池容积应根据V Q dt 公式且通过 SWMM 模拟 0 J 进行确定。 (3 )提出了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jA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