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六章创新.ppt
第六章 视觉实验 视觉刺激 视觉的基本现象 颜色视觉 空间频率 第一节 视觉刺激 一、视觉的物理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 光的三个特征:波长、纯度和振幅 心理特征: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源。 光可分为混合光和单色光 国际单位制(SIE单位制)的光度单位 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用I表示,单位是坎德拉(candela,cd) 光通量(luminous flux):用φ表示,单位是流明(lumen,lm) 光照度(illuminance):用E表示,单位是勒克斯(Lux,lx) 反射系数(reflectance factor):用R表示 光亮度(luminance ):用L表示,单位是尼特(Nit)。入射光(incident light)为照度,反射光(reflection light)为亮度(brightness)。亮度=反射系数×照度,L=R×E,Nit=1cd/m2 亮度的其他单位:毫朗伯(millilambert,ML),呎朗伯(footlambert,ftL)。1ML=0.929ftL=3.183烛光/平方米(c/m2)=10阿普熙提(apostilbs)。视觉实验中也常用视网膜照度来表示刺激的物理强度,其单位是楚兰德(troland),楚兰德=刺激强度(cd/m2)×瞳孔面积(mm2) 光度学(photometry) 光度量的测量和计算以心理学对人的视觉系统感觉特征的研究为基础,视觉心理的研究则要应用光度学的知识和测量技术。 光度学度量的原始标准是以特定规格制成的一支蜡烛作光源的。特定的一支蜡烛放在离屏幕(s)的一段距离(d)处,屏幕以一定的比例(R)反射投射到其表面的光。入射光是照射到屏幕表面上的照度(E),以呎烛光为单位,这个值等于光源的烛光数(c)除以从光源到屏幕的距离(d)即:E=c/d2(呎烛光) 一门研究可见光的计算和测量的科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研究各种光度量及其相互关系,常见的光度量有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等。②设计与制造各种光度量及其有关光特性测量的仪器,规定相应的测量方法,光度测量的仪器有照度计、亮度计、色度计等。 如果光源移近一个表面,则表面受到较强的照明。一个人在c处所看到屏幕上的亮度(L)与屏幕反射系数关系为:L=cR/d2,可见不论距离表面远近,屏幕上的亮度保持不变 4.其它因素 眼睛的光学系统的缺陷如近视或散光都能造成视敏度的下降。 眼睛的疾病如白内障、视网膜症状等也会造成视敏度的下降。 年龄——视敏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曝光时间:如果眼睛短时间曝光,必须符合光度学中的Bunsen-Roscoe定律:光的强度(I)和时间(T)的乘积决定其效果。Sperling等(1965)研究表明,为了观察一个小而亮的圆盘所需的光能量对所有短时间的曝光来说是一个常数,即所需的能量是时间和亮度的乘积,这符合Bunsen-Roscoe定律,并在研究中找到了一个临界时距,超过这个时距,上述规律失效。在很长的时距里,强度本身决定着觉察阈限。 瞳孔的大小:研究表明,瞳孔直径在增至1毫米之前,视敏度与瞳孔保持一种线性关系,瞳孔再增大,瞳孔只有很小的改进。在直径从2.5增到5毫米这一范围内,视敏度维持着近似恒定的高数值,这正是对高的和中等的明视亮度水平的瞳孔直径的正常范围。眼睛并不是一个完善的光学系统,(如果是,衍射将导致在瞳孔直径增加时视敏度会呈线性增加,因为衍射作用的大小与瞳孔直径成反比。)所以,眼睛会有各种各样的光学像差:当一个单个的点发出的光线从瞳孔的不同部分进入眼睛时,并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的一个点上,造成象的失真。瞳孔直径增加,失真更加严重。 侧抑制过程也能解释上面这种错觉,中间的两个方块反射同样多的光到眼中,只是由于对比效应它们的视觉效果才不相同,不信遮住周围的区域你再看看。 很多魔术师都用这种对比效应来隐藏他们的道具。比如他们想隐藏物体的支持物时,魔术师就在周围使用明亮的物体,象金属物或白布等等,这样黑色背景下的道具显得更暗,观众就看不出其中的奥秘。 生理学上的解释 你的视网膜由许多小的神经细胞组成,它们是光的感受器。这些细胞在视网膜上排成列。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单独一个细胞的激活是不可能的, 某个细胞的激活总会影响它邻近的细胞。他们发现刺激某个细胞得到较大的反应,而再刺激它邻近细胞时反应会减弱,这也就是周围的细胞抑制了它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侧抑制,它发生在视网膜上一种叫做侧细胞丛的结构上。 在Hermann网格图中,交叉处的四边都是亮的,而白条只有两边,所以注视交叉处的视网膜区域比注视白条的区域受到了更多的抑制,这样交叉处显得比其它区域暗一些。你在交叉处就能看到灰点。 这种效果在视野周围更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