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秸秆固态糖发酵产乳酸的研究.pdf
摘要
摘要
我国的植物纤维资源中,稻草秸秆、麦秸、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占主要
部分,鉴于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秸秆产量丰富,选用稻草秸秆作为原料
进行固态糖化发酵产乳酸研究,对于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保护
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研究表明:
1)里氏木霉对稻草粉酶解糖化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经2%NaoH处理的
稻草粉与麦麸以3:l比例混合作碳源,氮源是浓度为2%的(NH4)2S04。当起始
发酵,酶活达到最佳,纤维素滤纸酶活为277.58U/g,Cx酶活为1651.88U/g。
2)复合菌(里氏木霉和黑曲霉)处理纤维素水解产生的葡萄糖的效果比单
一的里氏木霉或黑曲霉效果显著,说明复合菌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进行正交
实验,得到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稻草粉:39,麦麸:lg,(NH4)2S04:
0.369,加水12ml,起始pH5.0,30℃静置培养3天。经测定各因子对于滤纸酶
活和cx酶活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硫酸铵、加水倍数、稻草粉、麦麸粉。
3)米根霉与短乳酸杆菌以葡萄糖为原料产乳酸的影响因素表明:短乳杆菌
发酵的最优条件为葡萄糖量约80mg/ml,蛋白胨5.0mg/ml,酵母膏5.0mg/ml,
0.025%,CaC035%,pH值为5.0,CaC03分批加入。转化率为84.3%。
4)米根霉的分步糖化发酵的产酸量为15.Og/1,乳酸转化率为43.9%;同时
糖化发酵的产酸量为16.1鲈,纤维素对乳酸的转化率为50.3%。短乳杆菌分步糖
化发酵的产酸量为15.3胡,乳酸转化率46.6%;同时糖化发酵的产酸量为19.49,l,
纤维素对乳酸的转化率60.6%。
5)无论是米根霉还是短乳杆菌采用同时糖化发酵工艺的乳酸产量高于分步
糖化发酵工艺,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单因素实验,得出了菌种与酶曲的添加时间、
糖化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等不同条件,对乳酸产量的影响。
6)利用纤维素资源固态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了生产乳酸,与传统的生产乙醇
或单细胞蛋白的工艺比较,可提高物料转化率和产品价值;对促进可再生资源
的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稻秸秆;酶解;乳酸:同步糖化发酵;分步糖化发酵
Abstract
ABSTRACT
RiceSlTa、Ⅳ.wheat stalksandother stalks for
straw,COl crops accountedthe
mainof fiberresourcesinour strawwas for
partplant country.Ricechosen
studying
asrawmaterials toabundant ofricestrawinChina.Itis
according production great
forthe utilization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comprehensive
ofourresearchwereasfollows:
protection.n虻contents
l、Thebest conditionforTrichodermareeseistraw
enzymatichydrolysis powder
was
obtainedthenseof solid-statefermentationof
by single-factorexperiment、Ⅳim
r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