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近代物理学基础第1章2012-08-28
近代物理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Modern Physics
胡光喜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微电子学系
2012 年 9 月
0
参考书目
[1]王正行 编著,《近代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1 月第
一版。
[2]虞福春,郑春开 编著,《电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0 月第一版。
[3]程守洙 江之永 主编,《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
7 月第五版。
[4]曾谨言 编著,《量子力学》(卷 I),科学出版社,2000 年 1 月第
三版。
[5]汪志诚 编著,《热力学·统计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
10 月第二版。
[6]陆全康,赵惠芬 编著,《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8 月第二版。
1
第一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在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之前,有些重要的实验结果令物理学家难以用以
往的理论加以解释,比较典型的实验有迈克耳孙—莫雷干涉实验和光行差现象。
第一节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和光行差现象
19 世纪的物理学家,都认为光波是一种实在的波动,从而光的传播依赖于一
种媒质,称之为“以太”(Aether ),而且认为以太是充斥在宇宙之间,并且以太
是静止的(至少相对于太阳)。这样,地球的公转就是在以太中进行的,应该能
够感受到迎面吹来的以太风。
一、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1887 年为了测量以太,迈克耳孙设计了一个光的干涉实验。实验的原理如图,
B 和 C 为反射镜,A 为半透明半反射镜,光线经 B 和 C 反射后,两路光在 D 处
形成干涉条纹。
仪器沿 SC 方向随地球公转,以速
D
度 v 相对以太运动,在以太参照系中看
到,光路 ABA 和 ACA 成为AB A 和
AC A ,
C
S
A
v
B
A A
1 vt 图 1 -1
2
1 1 A C
ct d ct
2 2
A C
B B
图 1 -2 图 1 -3
2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