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番茄砧木对南方结线虫抗性鉴定及抗性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PsculentumMill.)是我国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因其
番茄(Lycop8rsicD,l
复种指数高、连作重茬栽培较为普遍,致使番茄根结线虫病高发,生产实践中,采用抗
性品种和利用抗性砧木嫁接栽培已成为防控根结线虫病的有效方法。因此,鉴定筛选高
抗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砧木品种,并确定其抗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
此,本研究在鉴定评价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水平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不同抗性
番茄砧木幼苗相关生理代谢及特异蛋白表达差异,以期揭示番茄砧木抗南方根结线虫的
生理机制,为选育高抗根结线虫番茄砧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测定16个供试番茄砧木幼苗接种南方根结线虫50d时的相对生长量及相关
病理指标,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不同番茄砧木幼苗各器官相对生长量、相关
病理指标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生长量的变异系数以相对根鲜质量较大,
根据单一指标对幼苗抗病性进行分类的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
2.研究表明,采用多指标综合聚类分析较单一指标聚类分析更能准确划分番茄砧木
抗南方根结线虫的类群,而根据综合指标进行隶属函数运算,则可确定供试番茄砧木对
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顺序,由此建立了以系统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运算相结合的番茄砧
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综合鉴定评价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确
为感病材料,128、BF兴津101、Ls.89为高感材料。
3.研究了高感品种Ls一89与高抗品种坂砧2号幼苗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前后活性氧代
谢的差异。结果表明,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砧木幼苗,其根系与叶片活性氧水平
及SOD、POD、CAT等相关酶活性未因品种抗性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接种南方根
结线虫后,两品种幼苗根系与叶片02·’生成速率和H202含量均表现出周期性升高,且
茄砧木幼苗膜脂抗氧化能力较强:两品种幼苗根系与叶片SOD活性均在侵染早期降低,
且以坂砧2号降幅较大;但POD、CAT活性在侵染早期变化不大,至侵染中后期则显
著升高,表明番茄砧木幼苗SOD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较为敏感。
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及抗性机制研究
———————————————————————————————————————————二二二二=二二=二=.
——一一
4.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苯丙烷类代谢活性显著不同,即使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
高抗品种坂砧2号幼苗根系与叶片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高
性与总酚、类黄酮等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周期性升高,但坂砧2号升幅显
著高于Ls.89;而根系与叶片木质素含量逐渐升高,并且坂砧2号较Ls.89积累速率快
且升幅大。
5.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显著影响高感砧木Ls.89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而对高抗
砧木坂砧2号影响不大。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砧木幼苗,其根系与叶片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细胞壁羟脯氨酸含量及几丁质酶与p一1,3一葡聚糖酶活性变化并未
因品种抗性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相关物质含量及酶活性变化规律
基本一致,均呈现周期性升高,且坂砧2号升幅显著高于Ls一89。
6.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对卵孵化的影响不同,同一品种不同时期的根
系分泌物对卵孵化的影响也不同。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Ls.89根系分泌物刺激卵孵化,
苗根系分泌物刺激卵孵化的效果显著高于其未接种幼苗;而坂砧2号在接种南方根结线
d与
虫后7d、14d与35d的根系分泌物对卵孵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接种后第21
28
d抑制效果不显著,且与其未接种对照差异不显著;Baliya根系分泌物均显著抑制线
虫卵的孵化,且与其未接种对照差异也不显著。
d前后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抗性品种根系分泌物成分有所不同,同
线虫21
一品种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前后根系分泌物成分也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不
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接种线虫21d根系分泌物中对根结线虫侵染可能起作用的物质为: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27.亚甲基双(4一甲基。6.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L一抗
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2.苯并噻唑酮、环莠隆、邻苯二甲酸,6-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