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抗黑痣病定技术及其抗病机制研究.pdfVIP

马铃薯抗黑痣病定技术及其抗病机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抗黑痣病定技术及其抗病机制研究

摘 要 马铃薯黑痣病是内蒙古地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马铃薯抗黑痣病鉴定技术及抗 病机制对马铃薯抗病育种及其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试验以28 份马铃 薯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马铃薯抗黑痣病鉴定技术,同时对马铃薯材料进行了抗性评 价,并从马铃薯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方面探讨其抗黑痣病机制,结果如下: 1. 从马铃薯地下茎黑痣病病样上分离到 1 个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该菌为 致病菌。经鉴定该菌为立枯丝核菌AG2-1 (Rhizoctonia solani AG2-1)。 2. 立枯丝核菌AG2-1 能产生致病毒素,为致病的关键因子,但低浓度的毒素对 马铃薯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3. 初步建立了马铃薯黑痣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首先利用薯片接种和毒素处理 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方法进行初步鉴定,再以麸皮培养物2~4g 田间单株接种鉴定。 4. 28 份马铃薯材料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地下茎和块茎的抗性具有相关性,品 种间抗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没有免疫和高抗的品种,品种底西芮表现较高的抗病性, 而夏坡蒂、大西洋、费乌瑞它等多数品种表现为感病。生育期长的品种较抗病,生育 期短的品种感病。红皮等马铃薯表皮颜色较深的品种较抗病,白皮品种感病。 5. 病原菌侵染过程的研究表明,侵染块茎、地下茎和地上茎的的最初侵染时间 分别为4h、8h、8~12h。侵染过程中产生少量疏松的侵染垫及大量的附着胞,附着胞 有二叉状、球状、三叉状、足状及不规则形状,在附着胞的前端有明显的侵染钉。地 上茎产生的侵染结构最多,地下茎和块茎相对较少。病原菌侵染块茎的途径主要是角 质层裂缝、皮孔、细胞间隙,也可从伤口及直接侵入;对地下茎的侵染途径主要是表 皮裂缝、皮孔、细胞间隙;地上茎主要是通过细胞间隙或直接侵入,少量菌丝从气孔 侵入。 6. 感病品种大西洋比抗病品种底西芮侵染结构多,侵入组织内的菌丝也多,皮 孔大而多、角质层薄、表皮较粗糙、蜡质含量较少。 7. 黑痣病菌毒素可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POD 、PPO 及SOD 活性升高,在毒素处 理2496h,3 种酶活性与马铃薯品种抗病性正相关。毒素也能诱导CAT、PAL、几 丁质酶、β- 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但几种酶活性的变化和品种的抗病性不相关。毒 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木质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且抗病品种增加值明显多于 感病品种。毒素处理后马铃薯体内MDA 含量增加,96h 以内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 感病品种。毒素伤害马铃薯幼苗,使其细胞膜透性增加,感病品种的细胞膜透性增加 的较早且幅度较大。 8. 对马铃薯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抗黑痣病关系研究表明,可溶性淀粉含量和抗病 性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病性负相关,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和品种的抗病性 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抗病性;抗病性鉴定;抗病机制 Sdudy 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Stem Canker and Black Scurf in Potato by Rhizotonia solani Abstract The stem canker and black scurf in potato by Rhizotonia solani is one of the main diseases in Inner Mongolia. The studies 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were importa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esistance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n 28 different potato varieties to R. solani were studied.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were research from potato structure and p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