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文学理论是大学中文系的一门核心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支撑该学科理论讲述的教材“文学理论已经走过了90余年的历程。这期间经历
了一个内容不断充实和体系不断演变的过程。新时期至今,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经历了
几次转换与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正在形成。但是,毋庸讳
言,教材编写举步维艰,还有许多问题尚待探索。
本文重点考察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以教材编写为核心的文论讲述。并以三个
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为例,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文学理论
教材编写的特点、思路与问题,进而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轨迹。与建国初期文学理论教材
的编写比较,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经历了从对政治工具论的文论讲述模式的
超越,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论讲述的重构和后现代语境下文论讲述的变异的过程。
新时期之初,包括文艺学在内的整个社会文化领域处于“拨乱反正时期,改变文
艺学的学科现状,建立新的文艺学观念,成为当时文学理论界的迫切要求。与此同时,
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由于需要撰写和出版的原因,没有与文艺学界同步进入活跃状态。
论文第一章主要以写作于60年代,新时期后进入大学文学理论讲堂的以群的《文学的
基本原理》和蔡仪的《文学概论》为例,从理论讲述和编写方式等方面对其成就特色进
行了分析归纳。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对文学“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的批判与反思,文
学理论中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实现了从“认识论向“审美论’’的转移。文学理论教材
的讲述也随之步入了这一转换。论文第二章以最能反映审美文论主张的教材——童庆炳
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及其两次修订本为代表,分析审美文论时期文学理论教材讲述
方式上的变化。
2l世纪之交,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来临和全球化语境的出现,文学研究领域发生
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文学理论中许多基本问题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被重思或否思。文化
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成为文论编写中的一个指导性的力量。文学理论教材的面貌呈现新
的特色。这一转向,鲜明地体现在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和南帆主编的《文
学理论【新读本】》两部教材里。除此以外,王一川的《文学理论》,也可以看作是针对
后现代状况而做出的回应,但更明显带有个人学术专著的味道。
反思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文学审美意
识形态论作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在现今
语境下,还能否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文学理论教材的讲述能否讳言本质?而在全球
化语境下如何实现文学理论教材讲述的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建构,也还是一个更加迫切
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讲述审美后现代语境反本质主义
IV
Abstract
Literary isoneofthecorecurriculumsinChinese alsoan
theory department,and
ofthe ofChinese andLiteraturein
importantcomponentdiscipline Language colleges.The
bookswhich have morethan90
‘‘literarytheory’course depictliterarytheory gonethrough
which a content and
yearsduring theyexperiencedprocess enrichingsystemevolving
theNewPeriodto havemade achievementsonthe
continually.From now,we great
of anumberofconversions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