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doc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源于欧洲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而20世纪初的中国是政治、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首先归结于其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冲击力和感染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而产生的偏狭理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P285)其次,马克思主义必须取得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认同。“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它们相吻合。”[2](P232)根据本文的需要,我们将致力于对后一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一致性,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探寻。张岱年、程宜山认为: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3](P190)吴雁南等人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留下不少民主性的精华,“儒家的大同思想,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追求,讲求群体的观念以及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等,都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社会主义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是空想的、主观的,乃至宗教性的。这些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心理基础。”[4](P471)事实正如他们所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具有许多相容或相通之处,这正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深层次原因。
?一、传统均平思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契合
?????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5](P137)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定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6](P438)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均平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有一定的契合。这种思想表现广泛,源远流长。正如李振宏教授所说的:平均或均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古代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均平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思想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均衡。这种文化,还被赋予了天地自然之德的自然属性,是人对自然德性的效法,因此有天经地义的正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7]事实正是如此,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对各自的平均思想进行了阐述。老子提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君,乐其俗”的要求。[8](P180)墨子主张“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9](P95)孔子则设计了一个财富均平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P102)毫无疑问,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均平思想对中国人民的影响最为深刻。到了近代以后,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更加深重,中国人民对以均平思想为指导的大同世界的追求和探索也就更加积极。洪秀全设计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天国。[11](P409)康有为“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12](P1)构思出了一个无家界、无国界、无产界、一切财产归公的大同社会。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自勉,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轻重厚薄,无有不均”。[13](P319)刘光复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同作同食,无主无奴,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社会。[14]
???? ?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博大精深,并设计出了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唯一遗憾的是不能找到一条通往大同的正确道路,但这种理想追求却始终活跃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所以,当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后,立即引起中国知识界的高度重视,并在短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y 选修3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ppt
- Logo和Banner设计与制作.ppt
- Mapgis学习笔记MPJ转化为CAD格式.ppt
- MapReduce的研究现状.ppt
- MATLAB微分方程几种求解方法及程序.doc
- MBTI性格各类型适合一般职业.doc
- MCS-51单片机模拟量输入输出.ppt
- m-work客户管理及协同办公系统.ppt
- MIS系统对企业影响.ppt
- MIS系统说明.doc
- 2025年长沙银行浏阳支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5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 国冶二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宗教杂志社招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长沙银行益阳支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第二批招聘14人(河南)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青年英才招聘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精美课件(23张PPT).pptx
-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优质课(26张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