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结构 二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文化、主要由人文知识分子创造的精英文化以及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而出现的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要素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多层次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非同一层次的文化,三者之间具有差异性。 主流文化一方面是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的性质与特点; 另一方面,它又从文化层面对多元化文化思潮予以宏观引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精神支持。精英文化是一种“中间文化”,它既担负着主流文化解释和示范的任务,又承担着具体引导大众文化积极健康发展的重任。大众文化是一种最普遍、最通俗的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大众文化以其自身的商品性、自主性、时代性对文化的普及以及大众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是以观念为内核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有其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产生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形成传统,发展变迁。 建党90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引入马克思主义和世界进步文化,创造新文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当下中国文化建设应着眼于增强软实力和引导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吸收世界进步文化,以进一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文化建设问题即处理文化结构中的“中西马”之间的关系问题。 表层:关于重要历史事件的历史结论 中层:社会历史理论 深层: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发展的思考 马克思理论的结构: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演进过程: 如果说20 世纪西方哲学提出了种种新的哲学观的话, 马克思的哲学观并未被超越, 因而马克思的哲学仍具有当代价值。 有学者形象地把马克思的思想比喻为一发炮弹, 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仍在它的射程之内, 这里关键是如何看待哲学的价值、功用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射程 19世纪 21世纪 马克思主义在构建中国特色多层次文化体系中的具体作用,从现实层面来说,就是应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在发挥文化体系不同层次文化要素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体系。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主流文化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精英文化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大众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其内涵严整性和实用效应到宋明时代发展到顶峰。程朱陆王吸收道佛思想方法,将儒家道德说教发展为哲学,兼顾了天人、道体、心性、知行等思考,进一步为内圣外王的价值人生和纲常伦理的社会理想提供了统一的逻辑认知和信仰原则,成为统摄人心、维系政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大者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三处相融的特性: 其一,传统儒释道是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富于实用理性,关注人生,注重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远承古希腊人文理性、近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和唯物主义传统,坚持历史实践的基本观点相通; 其二,中国文化有阴阳变易、对立统一等丰富的辩证内容,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相通之处; 其三,儒家讲调和,也承认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讲“君臣父子”和官本位,也讲民本、爱民、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反对犯上作乱,也同情“诛一夫”、“替天行道”;讲夷夏之防,也讲大一统和世界大同。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反抗压迫、追求平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相通。 这些相通相合之处,是马克思主义能为中国人接受,与中国文化相融,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人民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的重要因素。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取代或改造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改造中国社会、改造中国人意识的现代化,实质表现为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矛盾发展和变革中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社会化形式和满足身心需求形式内容的变迁。 世界文化: 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霸权,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利益。中国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并积极反对美国文化产业中所蕴含的文化霸权,提升中国的文化力量和综合国力。 美国文化霸权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 一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包装文化产品,通过输出大量的文化产品,从经济上对他国进行掠夺; 二是,把其主流意识形态融汇到所有文化产品之中,利用强大的全球传播媒体把其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渗透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 中国文化的进步必须宣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文化在开放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产品的价值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