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绪论、茶的起源创新.ppt
品茶与健康 龚朝辉 医学院王长来楼A315(office) 677575 (cell) “诸药为各病之药, 茶为万病之药。” 《本草拾遗》 唐·陈藏器 学习目的 了解茶叶的种类与保健作用,菜肴的制作、茶道艺术、冲泡技巧以及茶叶的选购与保藏。 主要内容(一) 主要内容(二)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作业等)占30%,期末开卷考试占70%。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品茶与健康》(苗明三 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第一版) 参考书目: 《中国品茶与养生保健》(朱永兴等 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第一版) 第一章:茶的起源 本章要求: 了解茶(茶树、茶类、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茶树的起源 茶的概念:至少包括茶树、茶类、茶文化。茶的起源也涉及上述三个方面的起源。 茶树的起源 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 茶树起源于中国的云、贵、川高原山区。 1)中国西南地区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全世界山茶科植物有24属380余种 中国西南地区有15属260余种 2)中国云贵川高原存在大量野生大茶树 研究表明:栽培的灌木型茶树是由乔木型茶树进化而来。 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佳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3)来自考古和化石的证据 浙江上虞出土的汉代陶土茶碗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茶具。 陕西扶风出土的1100多年前唐僖宗的宫廷金银器茶具是迄今发现最精美的古代茶具。 贵州普安、晴龙两县交界处首次发现茶籽化石距今6500万年到250晚年至今。 出土的古代精美茶具 4)古代文献中的记载 世界上第一本茶叶著作——唐代陆羽《茶经》。 记载:“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2000多年前《尔雅-释木篇》:“贾,苦荼也”。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5)最早的茶树植物学名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为茶树定的学名:Chea Sinensis,含义就是“中国茶树”。 英语中的Tea,就是茶字的粤语发音。 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hee或Tee,西班牙语中的Cha等都是中国茶字的各种地方发音演变而来。 6)茶叶生化成分特征提供的线索 儿茶素是茶树新陈代谢的主要特征之一。 复杂儿茶素是在简单儿茶素基础上进化而来。 云贵川高原野生大茶树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其简单儿茶素比例比其他样品都高。 分析特征香气成分的含量计算茶叶“萜烯指数”,云南地区茶树比较原始。 以上六个方面事实都证明:茶树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 1)中国西南地区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2)中国云贵川高原存在大量野生大茶树 3)来自考古和化石的证据 4)古代文献中的记载 5)最早的茶树植物学名 6)茶叶生化成分特征提供的线索 第二节 茶类的起源与发展 茶从生吃发展到如今丰富多彩的各种茶类及名目繁多的各种利用方式大致经过了如下轨迹: 1)从咀嚼鲜叶到晒干收藏 以生煮羹饮方式使用茶叶最早见于晋代郭璞《尔雅》“树小如栀子,冬生叶, 可煮作羹饮。” 茶叶被烹调成菜肴见于《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为获稳定食物供应,将茶鲜叶晒干收藏,需要时取出生煮羹饮。 2)蒸青造型和饼茶制作 魏·张揖《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先将鲜叶蒸或煮一下,待软化后再压成饼。 唐·陆羽《茶经· 三之造》“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91年下诏令废团茶兴叶茶。这就是蒸青绿茶工艺的开始。 3)从蒸青绿茶到炒青绿茶 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炒青茶工艺完善在明代,《茶录》、《茶疏》、《茶解》中记载大致制法是: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 4)从绿茶发展到其他茶类 黄茶的产生:杀青温度低,或杀青时间过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或未及时揉捻,或未及时烘干,湿茶堆积过久都会使叶子变黄。 黄茶的产生可能使从绿茶制法掌握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纡《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的历史。 红茶的产生:以日晒代替高温杀青,经过揉捻后,叶色变红而产生了红茶。 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福建崇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安徽“祁门工夫”红茶。 乌龙茶的产生:创始于福建武夷山市崇安县。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所引述的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然后再加炒焙。武夷茶炒焙兼施,
文档评论(0)